【咨询的奥秘】咨询师的百宝箱

经典废话体:绝不要去读不值得读的东西。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任何我不该做的事,我就不该去做。


更新历史

  • 2022.07.24:整理并完成初稿

读后感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有意思的点在于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这个作者是在搞笑,还是在认真,这可能是最早的废话体文学。

但是也有一些经过思考的东西,比如:迈向智慧的第一步是要怀疑一切,而最后一步则是要接受一切。

所以,这到底是是一本什么书呢?

读书笔记

这就是雷丁读书法则:绝不要去读不值得读的东西。

我终于明白雷丁读书法则可以推广到几乎所有事情上。我把这个推广叫作加里的垃圾警告: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虽然想法还不成熟,我还是很清楚地感觉到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种感觉让我意识到:任何我不该做的事,我就不该去做。

不要理性,要合理。听起来明智的并不见得都明智。

亏大钱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纯粹为了钱做事。

我们可以把它叫作贪财格言,它似乎对我挺适用的。可是,在我的另一段时期,我错误地把这个格言反过来了:赚大钱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做事而不考虑钱。

所有的骗子——包括骗了我的那些推销员——都非常了解这个元智慧原则,我把它称为傻瓜综合征:无所不知的人最好骗了。

现实生活和写作不一样,你很少有等着智慧盒及时发挥作用的机会。而且想想主管线格言:你不知道的东西可能不会伤到你,但你记不得的东西肯定会

我怀疑它是悄悄来临的,就像脂肪随着每一块点心悄悄地堆上我的腰一样——这算是快餐谬误的一个特别阴险的版本:没区别加上没区别加上没区别……最后等于很大的区别

迈向智慧的第一步是要怀疑一切,而最后一步则是要接受一切。

我就是这样学会金钥匙的另一种用法的,我把这个方法叫作波兰斯基指针:要是别人非常肯定它不在那儿,那它很可能就在那儿。

波兰斯基的指针告诉我要开哪扇门,还有一个推论告诉我不用开哪扇:大家都指着的地方就不用看了。

波兰斯基指针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在我发现自己在“远离”某个话题的时候适用:要是你觉得什么事跟你毫无关系,它很可能就对你有用。

恐惧是迷信的根源,也是残忍的根源之一。智慧始于征服恐惧。

勇气不是一种感觉,而是外在表象。那勇气棒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它让我们想起了FEAR的另一种缩写:

  • FEAR = Find Every Available Resource
  • 勇气 = 找到一切可用的资源

要是你害怕做正确的事,一种简单的逃避方式就是循规蹈矩。正如洛夫特斯法则说的:有些人就会照本宣科,即使他们不知道书是谁写的,甚至不知道是哪本书。

不管客户在做什么,告诉他们做点别的。换句话说,对顾问而言,这挺没胆的,也就是最安全的做法。

尽管可能真的没有勇气这回事,关于看起来很有勇气的事情也有许多名言。温斯顿·丘吉尔说:“勇气是人类品质之首,它是所有其他品质的保证。”

按照我对于勇气表象背后的看法,这句话的意思是:“对风险和回报做出冷静而正确的评估,并按此行事的能力是人类品质之首,是所有其他品质的保证。”

为了免得你漏掉什么,我还是把梅尔的祈愿杖提醒他的东西列出来吧,它也可以提醒你:

  1. 不要猜别人的心思,听听自己的心声;
  2. 不要在知道自己的愿望是什么之前,担心它是不是可行;
  3. 不要在知道自己的愿望是什么之前,担心它是不是合理;
  4. 不要在知道自己的愿望是什么之前,担心它会不会被人接受;
  5. 注意你自己在做和不在做的东西,从中找出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6. 留意自己的感觉,由此找出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7. 不要担心可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真得不到的时候你有的是时间去担心;
  8. 不要一上来就退而求其次;
  9. 完全不要限制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数目;
  10. 记住,你可以与所有相关方面坦诚谈判。你用不着替别人谈判,他们自己也有祈愿杖。

和中介谈个昏天黑地不大可能改善你的处境,因为人家是专业的,你是业余的。这就是中介的悲惨定理

不论合同长短,成功谈判的关键在于知道自己想要从中得到什么。对于某些合同工来说,这就是终极悲惨定理:你要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就不太可能得到它。

铁路悖论的过程是这样的:

  1. 服务不能令人满意;
  2. 由于1,顾客不去使用现有服务或是使用不充分;
  3. 同样由于1,顾客要求更好的服务;
  4. 由于2,组织拒绝了改进服务的要求。

总体来看,这个悖论可以简化成:因为服务太差,所以改进服务的要求被拒绝了。

我的一位笔友提姆·欧福林曾经写过铁路逆悖论:如果服务太好,服务商可能根本不会听人说起它,于是把服务停掉了。

做事没效果,就去收集信息吧。收集信息也没效果,那就去睡觉吧。

找问题的时候,别陷在你找到的第一个问题里。

从对方问你的问题中获得你需要的信息。

如果你想不通怎么会冒出这些问题,也许它们是源于不想让你知道的某种安排。

要是你不是特别善于思考,就别想太多了。

特德是最伟大的棒球击球手之一。他的规则很可能让自己免于想得比投手还多——击球手总也想不过投手的。投手的任务就是让击球手无所适从,让他忙于思考而不是专注于击球。咨询也是这么回事——在某种程度上,你的客户不想让你解决问题,因为他们宁可留着那个自己知道的问题,也不要在你把最大的问题解决了之后,面对一个新的最大问题

混乱对既定的秩序有利,利用混乱找到罪魁祸首吧。

混乱的税法对富人有利,因为只有富人请得起税务专家。混乱的公司章程对公司负责人有利,因为谁要改变既定的秩序,就要冒打破自己不明白的规则的风险。作为戴着侦探帽的顾问,你也许可以通过应用侦探第五法则,拨开重重迷雾找到元凶——可能正是雇你来的那个高管呢。

如果你想给人这样的印象,那就没时间成为一个高效的顾问了。所以还是看看“老好人指南”吧:如果你非得让每个人都喜欢你,那还是别干咨询了。

肯尼修车定律说的是最常修或最常换的零件肯定放在最难拿到的地方。

类似地,你自己最需要常常修理的,或者常常惹出麻烦的那部分,也是你自己最难以触及的部分。或者简而言之,你最需要镜子的地方,恰恰是你的镜子最不容易照到的地方。

要是太过规则,那就不是观察,而是构造。

你越接近找出造成问题的人,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小。

五分钟法则就是从这儿来的。我在《咨询的奥秘》里面写过这个规则,不过这里还是值得再说一下: 客户永远都知道怎么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且会在头五分钟里讲出来

事情是一步步变成现在这样子的

如果你收到的信息没法理解,先看看信道是不是通畅。

换句话说,我得把我的鱼眼镜头擦干净,不然就没法知道自己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还是被镜头扭曲了的。如果我十分坦率,就可以通过对方来调试被扭曲的信息,就像为调试软件提供一个恒定的环境,不过这里的测试环境是我自己。

我花了很多年才学会如何很好地平衡自己,这主要是因为我把协调混同于完美了。就像有个牛仔的格言说:你要想一直单身,去找完美的伴侣就好了。

一个道理,我们就有了“完美姿态悖论”:你要想无法协调,努力寻求完美的协调吧。

经验不仅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唯一的老师。但还不仅如此,因为很多人都有过试图达到协调却毫无进展的经历。那是因为:经验可能是唯一的老师;但它不一定会教你任何东西。

当然,恐惧并不是影响创造力的唯一因素,因为有些人看起来无所畏惧却并没有多少创造力。但恐惧却是让创造力停滞的原因之一。恐惧的源头有很多,大部分都是来自于生存法则,而这是可以改造的。比如下面这些。

  • 害怕错误是创造力的最大杀手之一,常常源自于某种完美法则。(“我必须永远保持或看起来完美。”)
  • 追求成功的自身压力也造成恐惧,超过一定限度之后会把思维压垮。(“我不管做什么都必须成功。”)
  • 听起来有点矛盾,害怕认可也可能让人崩溃。(“我绝不能引起注意。”)
  • 希望取悦他人很容易导致墨守成规。(“我必须让所有人都高兴。”)

人们在这里是因为他们选择到这儿来。

一方面是范妮的忧郁宿命论:到头来一切都无关紧要。另一方面则是费莉西蒂的羽毛哲学:既然到头来一切都无关紧要,那我假装它很重要也没关系。既然到头来一切都无关紧要,那我假装我没在假装也没关系。

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时间把事情做好,却总有时间返工呢?

我想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它们都是我沙漏中的零件。

  • 上帝可能有些事比我的项目更重要。在项目计划中,我给天灾留了点余地。
  • 完美主义是进度杀手;保持适度可以拯救它。
  • 有些项目结构把成功弄得和中彩票一样。我把项目中的宾果泥沼都找出来干掉了。不光是这消除了“霉运”,也降低了我自身的心理压力,而这就带来了“好运”。
  • 质量是可以商量的,但不能无限让步。
  • 计划是一种预测。安排及早并经常测试,然后调整计划。
  • 机器会出故障。软件会出故障。人更不完美,但他们更能应变,所以留点人作为机器系统的后备挺好的。
  • 如果有一个地方坏掉会让整体瘫痪,那它肯定会在某个时候坏掉。在此之后,如果我还有脑子的话,我会把它去掉。
  • 交叉培训是避免这种薄弱环节的最保险办法之一。另一种稳妥的保护是为所有项目资产建立一个好的资产控制体系。如果你觉得它“看起来没什么重要”而不去遵循这个体系,必然会造成损失。
  • 我从来都不能提前发现所有的薄弱环节,但如果我做一个风险分析就能够发现很多,这样就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来对付那些我没有发现的。
  • 除非自己亲身经历过,我对别人造成的延误都不能体会,但我会试着给它们最宽容的解释。可以让我足够平静下来帮助解决,而不是横加指责致使时间问题更加严重。
  • 最后我经常听到客户告诉我说,“如果一切都很顺利的话”,项目就可以按时完成。好吧,我从事项目业务已经50多年了,见过成千上万的项目,我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一切都顺利”的。
  • 明天甚至永远都不必做的事情,今天就绝不要做。事实上,再也不要想着去做了。这得省多少时间啊

混乱会浪费时间。

  • 急躁会浪费时间。信任可以换时间。如果用得好的话,钱也可以。
  • 匆忙下结论会浪费时间,指责也会。
  • 计算机可能会浪费时间;备份可以节约时间。休息并不会浪费时间,问题是缺乏有效的规划。
  • 留有余地节省时间,依赖可靠的人也可以。
  • 教导新人会花时间,但这个时间并没有浪费。
  • 测试看起来很花时间,但如果做得好,做的早,它节约的时间更多。
  • 培训看起来也是要花时间的,但它实际上会省时间——如果做得早的话。
  • 错误会浪费时间。
  • 不耐烦会浪费时间,不接受现实也会。
  • 不是项目不符合计划,而是计划不符合项目。
  • 组织失当会浪费时间,不切实际的期望也会。
  • 放弃自己的原则省下的时间根本算不上节省,实际上它完全是在浪费生命。
  • 保持适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 钱可能买不到幸福,但可以买到稳定性,从而赢得时间。

让混乱发挥最大作用

  • 珍视自己、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想法。
  • 相信自己。
  • 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风格和偏好。
  • 练习照顾自己。
  • 休息一下。
  • 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
  • 尊重自己对于有意义、恰当且有益的激励的需求。
  • 提醒自己曾有的成功。
  • 把自己的“无聊”看作是旧现状——然后继续向前。
  • 在需要时寻求情感支持。
  • 与你身处的混乱交友并珍惜它。
  • 寻找新的想法——越疯狂越好。
  • 学些新东西,和你已有的知识放在一起,并在客户身上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