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不疯魔,不哲学
哲学是一种超越,超越时代的缺陷与不足,超越人类的那些痛苦与孤独,指引着人类永远以夸父追日般的热情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终极自由与幸福。
老宅男康德
所有通向哲学之路的人都要经过一座桥,这座桥的名字叫作伊曼纽尔·康德。 ——戈洛索夫克尔
康德小时候是个穷苦放牛郎。爹爹是工匠,家境极其贫苦,家中兄弟姐妹又多,13岁时康德经历了丧母,16岁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柯尼斯堡大学,并对牛顿的思想与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小伙子康德正准备在思想领域大展拳脚之际,他的父亲却撒手人寰,家里的经济来源从此中断。如若放在中国,康德同学的案例可以为“希望工程”拍广告了。可优等生康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本欲继续深造的他毅然决然放弃学业,选择当家庭教师赚钱补贴家用。 在当时的欧洲社会,家庭教师的地位和家仆不相上下。曾经自负骄傲的哲学男青年康德大吼一声:“不要绕着困难走,要迎着苦难行。”从此,他在家教之路上走了9年,更将学生家长——女东家凯萨琳伯爵夫人家教成自己的绯闻女友。
人家别的教授一年核心期刊发论文N篇,大作出版N部,普鲁士国家级项目经手N个,可愣头青康德再次犯愣,从评上教授到1781年,11年间不曾发表一字。对此,作曲家门德尔松的爷爷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老大爷恼羞成怒:康德这厮让整个教授界蒙羞!面对所有的讥讽和嘲笑,卢瑟(loser)康德内心极其淡定:“你们不懂,哲学是无法教授的,哲学是思想者的事业!随便你们怎么说,反正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781年,淡泊明志11年后,康德终于一鸣惊人。他数月间完成了哲学巨作《纯粹理性批判》,并轰动整个哲学界。翻开西方哲学史你就知道,在康德之前,关于人类的认识问题,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吵吵闹闹,喋喋不休。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有“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在他们看来,感觉和经验并非知识的来源,只有理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理性本身不会产生错误。笛卡尔提出天赋观念和理性演绎法,认为上帝存在的观念,数学原理,逻辑规则,道德原则都是为人们所普遍承认的天赋观念,只要从这些天赋观念出发,经过严格逻辑推演,人类就能够获得知识,获得真理。康德将此称为“独断论”。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有培根、洛克、贝克莱、休谟等,在他们看来:一切观念都是从经验认识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人们所知道的一切除了逻辑和数学,都以感觉材料为依据。理性不依赖感觉和经验就不能给人们以现实的知识。康德将此称为“怀疑论”,因为,他怀疑一切知识的根基。我们可以将这一哲学争论深入浅出地总结为:笛卡尔-牛顿体系在解释宇宙结构和运动方面已经表明人类的理智可以获得关于世界的可靠知识,而洛克、贝克莱、休谟等经验主义者则认为,人类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经验根本不可能把握这个世界的真实存在。
康德神作《纯粹理性批判》出场,这本书调和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矛盾:“甲方理性主义派,乙方经验主义派,你们两派休要再争论纠缠,依老朽看,世界可分为物自体和现象界,物自体也就是事物本身不可知,而现象界嘛,是可以被人类所认识的”。康德的理论不仅成功地调解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哲学武林纷争,还替各种星座学、周易学、奇门遁甲术友情提供理论支撑:谁说这些都是伪科学了?科学才发展了多少年,科学之外的物自体是不可知的。
听康德讲哲学,他会开门见山抛出四个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一、我们能够认识什么?二、我们应该做什么?三、我们能够期望什么?四、人是什么?这四个问题就构成了哲学所从事的事业,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就集中回答了第一个问题——“我们能够认识什么”。在书中,康德将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所谓纯粹理性也就是理论理性,指的是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通过理性的有限范围去认识;而“批判”原意是“书评”,就是分析,即通过纯粹思辨对理性进行考察。在康德看来,纯粹理性批判不只是驳斥独断论与怀疑论的不足,它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主客体关系,人类只能认识到自然实在表现出来、被人类心灵捕捉到的那部分现象,而不能认识到真实存在本身及其规律性;知识不再由对象所决定,而是对象由我们的认识能力所决定。说白了,人类认识的世界并非世界本身,而是能被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正是通过理性批判来确定理性的合法适用范围,肯定理性所产生的知识的客观性。
1788年《实践理性批判》出版,这本书回答的正是康德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我们应该做什么”与“我们能够期望什么”。纯粹理性讲的是人类的认识问题,实践理性讲的则是人的道德行为,即理性在道德上的功能。实践理性要高于纯粹理性,人的认识最终还是要为道德服务的。实践理性要想让道德行为成为可能,就必须肯定三个假设:人的自由、灵魂不死与上帝存在。这三个假设将人的道德价值提高到自我与上帝的高度上来,也就是康德所谓的道德形而上学。在书中,康德主要讨论了伦理学问题,阐明了人的伦理行为的动力和规范,从伦理道德和信仰的角度说明设定上帝存在、灵魂不灭和意志自由的意义。
1790年《判断力批判》出版,它试图回答第四个问题——“人是什么”。实践理性会影响纯粹理性,道德会影响人的知识,自由必定影响了必然,而《判断力批判》就旨在解决前两个批判中阐明的必然和自由之间的对立。沟通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桥梁,诉诸以审美,就叫作判断力,判断力在美学和自然界的作用正是把必然和自由结合起来达到最后的和谐。人,理性的完整的人,把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统一起来。
卢梭的书籍和思想及时纠正了康德的观点:人类的思想之上还应有着人类的尊严、权利和自由,如果一个思想者的思想不能帮助人类确立自身的权力和自由,那他就什么也不是。康德如梦初醒,从此放弃纯粹思想之说。对于没事了就喜欢仰望星空并关注内心道德律的宅男康德而言,他这一生的基本课题也就这两个:科学与自由。康德沿着牛顿的自然科学体系和卢梭的自由学说之路,全面地考察了人类社会。
康德曾提出个大名鼎鼎的哲学概念:“二律悖反”。所谓二律悖反,简单地说,就是关于同一个问题,双方各形成了自己的学说,两种学说相互矛盾,却各自成立。
说白了,人的认识只能限于现象世界,物自体对人来说,永远不可知。举个例子,一群正常视力的人眼里的红色是一种颜色,而对于色盲而言,他们的红色却可能是另外一种颜色。我们每个人认识的都是事物的现象,而不是事物本身。
康德的哲学除了气势磅礴,还有着另外一个明显的“优点”:晦涩难懂。其实不只是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德国哲学家的作品都集体享有“笨拙晦涩”的美名。在法国,卢梭、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作品文字优美,思想震撼,书籍一经问世,立刻人人传诵,大伙争相阅读。可到了德国,可怜的德国哲学家好不容易写了一本书,大家却一致反映:看不懂!被逼无奈的德国哲学家又出了个注释本,没想到大家抓耳挠腮:还是看不懂!欲哭无泪的德国哲学家只好不厌其烦地解释介绍,最后大家才一致反映:好像懂了。比起法国哲学的通俗易懂、文学性强,德国哲学大多深思熟虑、思想精深。与法国哲学相比,德国哲学在文学价值上稍逊浪漫法国人一些风骚,但论起思想深刻性与体系性,严谨的德国古典哲学以大师级手笔称霸整个哲学武林,目中无敌。
康德是个全才,除了哲学,他还通晓逻辑学、数学、物理、力学、地理、生物、神学、自然法,是“星云假说”的提出者。后世有多少人质疑这个身材矮小,只有157厘米,先天不足,胸腔狭窄,体质羸弱,一辈子离群索居本应孤陋寡闻的乡巴佬究竟体内有何力量能完成惊世傲人的“三大批判”,并成为一代哲学巨擘。周杰伦有首歌《阳光宅男》,我想形容康德最为恰当:康德宅的是外在,内心绝对笃定,强大到万里无云,阳光普照!
处女座的黑格尔
倘若你要问我最喜欢哪个哲学家,我定会咬紧嘴唇,双目炯炯有神熠熠发光答案掷地有声:黑格尔,还是黑格尔。倘若你追问为什么,我会告诉你,因为黑格尔和姑娘我一样是处女座!我们这个悲催的星座,在世间已遭到千夫所指万夫埋汰,能出黑格尔这样一个哲学界大家,对于我这样削尖了脑袋拼了老命要跻身于哲学大家行列的女青年来说,这无疑是黑暗中的灯塔。
处女座的优点是追求完美,缺点是过度追求完美。黑格尔同学一方面追求精神境界的完美,他创建了一个伟大的绝对精神体系,并宣布德国哲学在自己这里到达顶点,无人能超越。另一方面,他追求俗世生活的完美,他的理论为资产阶级革命开辟道路,可他自己又当普鲁士封建政府统治下柏林大学的校长,享受着荣华富贵。没出息的黑格尔曾对人炫耀道:“我的尘世目的已达到,一官半职,一个美娇娘,人生至此,夫复何求?”过分追求完美必然导致纠结,黑格尔在俗世生活中很纠结,在形而上的学术研究中也很纠结,这纠结反映在黑格尔的哲学里就是其哲学体系和方法论的矛盾冲突。按照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每个哲学大牛都爱自创一套绝对真理来完成体系,并演绎论证其完美,黑格尔也未能免俗。然而黑格尔的方法论却是革命的辩证法,它直接告诉世人: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都具有运动的绝对性,一切现实都会丧失必然性和合理性。于是乎,貌似完美静止的体系和讲究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的辩证法产生了冲突。狡黠市侩如黑格尔者很会和稀泥:“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专制的普鲁士政府为此沾沾自喜,咱是现实又合乎理性的,殊不知黑格尔言外之意:凡是现存的,都是要走向灭亡的!
绝对精神在宇宙中的探索漫游经历了三个阶段: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与此相对应,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也包括三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逻辑学由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三部分构成。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都属于逻辑学的展开,因此又叫应用逻辑学。自然哲学研究自然,精神哲学研究人和社会。自然和人都是逻辑学“外化”而成的哲学,自然哲学包括了物理学、生物学和化学。精神哲学分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主观精神分为人类学、精神现象学和心理学;客观精神包含法哲学和历史哲学;而绝对精神是一个纯粹精神领域,它主观又客观,它是艺术哲学、宗教哲学和哲学史。黑格尔认为自己的哲学是绝对精神的结束,他把握了绝对真理,他是世间万物的终结者,是上帝的自我意识。至此,黑格尔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体系却又不幸地沦为模式。
黑格尔和许多大师的命运一样:在世时,权倾一时,名声如日中天,然一旦挂掉,诋毁非议立马冒出水面。当黑格尔大红大紫时,有一个大胡子青年正在仔细研读黑格尔的著作,他冷静理性,试图找出其理论破绽并撰文批判其学说的神秘主义方面。当黑格尔死后被昔日那群追随者当作一条“死狗”无情谩骂攻击时,那个大胡子青年却很厚道地站了出来,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声明:老子是黑格尔的学生!
这个青年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改变了东方社会——中国的历史走向,更改变了中国一位普通女青年的人生选择。那个普通女青年正是我,那个大胡子男青年的名字叫作:卡尔·亨利希·马克思。
马克思的灵魂
“全世界的男男女女们,不论愿意与否,甚至知道与否,他们今天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吉登斯
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当所有的哲学家都在营营役役地建造自己的理论体系大厦时,马克思却告诉大家,从理论到理论,从体系出发解释现实,这都是徒劳的,是没有用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家,他的理论从来都没有沿着哲学问题的传统思路,像其他哲学家那样用一种逻辑体系否定和批判另外一种逻辑体系,用一种哲学去化解另一种哲学危机。后世的哲学家如维特根斯坦,尽管也高嚷着“哲学的终结”,但他的语言哲学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哲学问题和理论问题。只有,也仅有马克思一个人,将思路延伸到了哲学之外。哲学的危机不可能用哲学来解决,只有付诸实践才能最终解决危机。
关于马克思主义,后人误解颇多,谤声载道,可这不怨马克思。倘若把你的思想断章取义教条化,你也会遭人厌。马克思被误解惯了,他和东邪黄药师一样没有出来解释。后者因为一身魏晋范儿,懒得向周遭小民解释;前者则因为死得早了,没来得及解释。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简单地说,共产主义不是一个业已设定好的完美社会,然后大家一齐朝之迈进,如果真是那样,共产主义就是宗教,就是信仰,就是煽动,其影响也无异于太平天国的“大同社会”。真正的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的运动,它以消灭私有制为己任。关于私有制,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一书中已经阐述得相当清楚。马克思也告诉大家,私有制造成了人的异化,资本横行,工人赤贫。而共产主义就是消灭私有制,实现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它是一种运动,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应当的目标!
每个人从马克思那里解读出不同的东西,有人看到革命,有人看到阶级分析,有人看到唯物史观。于我,它告诉我什么是“人”,不是众哲学家笔下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都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共产主义就是消灭人的异化,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它是人向自身的复归!
- 马克思行文:文思如泉涌,肆意汪洋,洋洋洒洒,诗词典故信手拈来。
- 恩格斯行文:干净严谨,逻辑清晰,一是一二是二,丁是丁卯是卯,一板一眼,无可挑剔。
马克思的文章犹如热气沸腾重庆火锅,丰盛可口,辛辣扑鼻;恩格斯的文章则是温吞精致阳春面,简约舒服,沁人心脾。
读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你知道了一夫一妻制实际上是私有制的产物:“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它决不是个人性爱的结果,是权衡利害的婚姻。”于是,你发现,在今天社会里,婚姻关系如此复杂,有了闪婚、隐婚、裸婚,因为资本,谈个恋爱都如此麻烦,于是有了那么多剩女剩男。爱情正悄悄异化着:本来是两位小年轻心生爱慕,相互拥个抱的简单事,现在也要“非诚勿扰”。恩格斯说过,工人阶级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不错,当爱情不需要房子车子票子所打扮时,她的真谛才释放出来。
读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你知道了国家其实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读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你知道了,道德永远是阶级的、历史的、社会的,永远不要抽象地谈论道德。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亦会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人为地费这么大的力?”关于这个问题,其实马、恩二人在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有过论述:“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形成的前提看作是前人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说到底,在人们没有认清社会发展规律之前,社会形态更替可以自发,但当人们把握了这些规律,我们就要利用这个规律,变自发为自觉!
恩格斯的一生是潜伏的一生,一辈子潜伏在资本家的阵营里。恩格斯虽说出生在资本家家庭,后为接济马克思又干起了资本家的营生,但他却早已背叛自己的阶级,他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搞垮资本家!恩格斯的那些生意伙伴打死都想不到,这位头脑灵活,生意成功的大胡子,竟然是赫赫有名的全世界工人阶级领袖!
恩格斯早在写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后,就明确表示对资本主义虚伪法律规定的夫妻制度的厌恶,此生不婚。后来,恩格斯遇见爱尔兰女工人玛丽,恩格斯很喜欢这个出身凄苦的姑娘,并全力支持爱尔兰的民族解放事业,但到底两人没结婚。再后来,玛丽病逝,玛丽的妹妹莉希与恩格斯相爱,可惜莉希红颜薄命,临死时她想要个名分,恩格斯侠骨柔情不忍拒绝,答应了莉希,可怜的莉希在举行完婚礼数小时后,微笑着撒手人寰了。
美女、才女、痴情女:汉娜·阿伦特
千万要绕过文艺哲学家,他们大多高富帅,有钱有调调又有feel,爱你时尽管你侬我侬但他们也要控制全局,不爱时立刻弃如敝屣。当事业地位野心与爱情冲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当后来他俩的关系遭到保守势力诘难时,为了似锦前程,海德格尔打发了汉娜:“哦,汉娜,我给你在好友雅斯贝尔斯那里求得了一个offer,你转学吧。”无可奈何下,汉娜·阿伦特遂转投海德堡雅斯贝尔斯门下。
汉娜从孟德斯鸠对政体定义的基本特征出发,概括了极权主义的基本特征——意识形态和恐怖。通过此二者的高度结合,极权主义实现了对人的自由的彻底根除和对人的全面统治。暴政专制通过暴力手段消除人的政治自由,而极权主义则通过不断的运动:大规模的群众动员和运动过程本身。
一半天才,一半疯子:尼采
在和瓦格纳相处的蜜月期,尼采出版了第一本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这本书我客观地讲思想性不见得能排第一,但美学价值独一无二。尼采在书中表达了这样一种观念:希腊艺术是在日神阿波罗(Apollo)和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这两种精神的相互激荡中产生。日神阿波罗代表着光明和理性,希腊人崇拜日神于是有了阿波罗艺术(史诗、雕刻、绘画);而酒神狄奥尼索斯狂醉之后将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强烈生命力爆发出来,激起希腊人奔放又波涛汹涌的生命欲望,于是他们引吭高歌载歌载舞,形成狄奥尼索斯艺术(音乐、舞蹈)。而古希腊艺术智慧的最大成就——希腊悲剧就是在日神和酒神这两种精神的相互作用相互冲击下产生。希腊悲剧最初采用人头羊头神合唱的形式。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踏着音乐的节拍,手舞足蹈。狄奥尼索斯的狂欢诱发阿波罗的幻想,希腊人爆发出生命欲望创作冲动。而这正是希腊悲剧精神的精华!尼采在书中还猛烈抨击苏格拉底,认为苏格拉底只是“在象牙塔上建造概念”,他没有悲剧精神,不了解希腊诗歌,只不过对荷马史诗中那浅薄的理论有所掌握。苏格拉底之后,希腊那种大刀阔斧开天辟地的创作精神消失了,哲学衰落,艺术暗淡,只剩下庸俗浅薄的喜剧供人享乐。
如果你热爱哲学,可又嫌弃它深刻晦涩三天翻不了两页,那么我建议你一定要先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本书会彻底颠覆你对哲学的偏见。这本书与其说是哲学书不如说是哲学诗,它没有令人窒息的教条,呆板停滞的体系。阅读它,你会感到泉水跃动成洪流奔驰着,时而热情跳跃,时而变幻无穷。书中尼采借祆教教主查拉图斯特拉来宣说自己的思想,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上帝死了”“强力意志”和“永恒轮回”。全书除序言外,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篇尼采提出了“精神三变”:“由精神变为骆驼,由骆驼变为狮子,最后由狮子变为婴儿。”骆驼的吃苦耐劳隐忍负重代表着精神对理想的敬畏;凶狠的狮子代表了信仰的破灭、虚无和自由精神的时代;而婴儿代表着对虚无的战胜,对生命以及人类天真纯洁的肯定,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关于“上帝死了”,尼采编了两个故事:上帝因怜悯而窒息身亡,上帝因嫉妒而笑死。基督教自文艺复兴以来濒临解体,尼采认为上帝只是个假设,对于宗教所倡导的拯救和赎罪纯粹是人类精力的白白耗费。上帝死后人类应进行“一切价值重估”。尼采杀死上帝其实是为了抬出他的“超人哲学”,追求超人来代替对上帝的膜拜。超人不是人们理解的对拿破仑对恺撒搞英雄崇拜,超人是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人生观,即“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不是一个终点”。尼采的超人是古希腊悲剧中的英雄,披荆斩棘,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死士精神!
当资本主义社会遭遇文明危机,马克思和尼采分别指出了两条普救众生之道。马克思告诉大家,你之所以被异化是因为私有制是因为分工,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才能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才能实现人的真正意义上的解放。而尼采会告诉你:“上帝死了”,我们要“重估一切价值”。他诉诸人的心灵和意志,试图用“精神革命”来解决普遍的危机。我可以举个简单例子帮助大家消化二者的区别:假如你最近正在失恋33天又假如你正被期末论文逼得想自杀,自杀前你碰巧翻了一本马克思的书,马克思语重心长地告诉你:“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就其现实性来说,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你瞬时顿悟你想自杀的原因:你的社会关系被扭曲被遮蔽了!于是你放下屠刀,立刻变为无产阶级美少年美少女战士!当然,如果你自杀前悲催地翻了一本叔本华的书,那抱歉,此刻你已经自杀成功了,这就是受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的影响。王国维、老舍等在遇到挫折时不约而同选择跳湖。最后,如果你自杀前翻了一本尼采的书,尼采会告诉你:“人生就是一出华丽丽的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而强力意志就是生命力!要战斗,要权力!超人是大地之意义!”你于是醍醐灌顶放弃自杀,红内裤外穿准备装奥特曼。
1900年,发疯后11年的尼采永远闭上了眼睛,而他的思想却被有野心的反犹主义妹妹伊丽莎白大肆兜售给纳粹,希特勒后将《尼采全集》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墨索里尼,尼采的强力意志超人理论被纳粹片面吸收并用于战争。尼采的哲学深深影响了一群人: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萨特、加缪、德里达;文学家托马斯·曼、黑塞、茨威格、萧伯纳;中国的梁启超、鲁迅、陈独秀……名单我可以继续列下去,可尼采之后再无尼采!
磨镜片的斯宾诺莎
美国作家辛格的《市场街的斯宾诺莎》,还好这回看懂了:居住在市场街嘈杂环境中的菲谢尔森博士潜心研究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他克制住七情六欲,只为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之乐。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他肉体衰老,病痛缠身,好在这时又黑又瘦的老姑娘多比闯入他的生活,悉心照顾陪伴他,使他第一次感觉俗世生活原也这般美好。洞房之夜,两位大龄老青年初试云雨,菲谢尔森博士激动不已,他喃喃而语:“啊,神圣的斯宾诺莎,宽恕我吧,我变成一个傻瓜啦!”辛格通过此文讽刺了斯宾诺莎的禁欲主义,并试图深层次探讨精神与肉体与生俱来的依存和矛盾:精神追求永恒的纯粹之美,而肉体追求短暂的感官之乐。
斯宾诺莎哲学的特点就是他把所有的认识对象都放置在体系中加以分析研究,他要在永恒的形式下去认识事物。当斯宾诺莎的前辈笛卡尔从心灵出发时,他却选择了从神这种神圣事物出发的哲学认识方式。整个宇宙在斯宾诺莎那里是一个由所有存在物构成的有机体,每个事物尽管性质多样,变化不断,但都属于体系的一个部分并服从自然规律和法则。
如果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是儒家精神和道家精神,那么西方文化的源头就是“两希精神”: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希腊精神注重理性“逻各斯”,理想的人都是理性的人,希腊精神滋生了西方世界的艺术与科学;而希伯来文明注重超然性和献身性,强调信仰和拯救,他们理想的人都是信仰的人,希伯来文明缔造了西方的宗教和道德伦理。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系正是这两种文明交织的综合:它一方面注重自然,强调知识和人类的理性认识;一方面又强调神与人的关系,呼吁人“对神的理智的爱”。斯宾诺莎一辈子的哲学关注点都围绕着神、人、人的自由和幸福问题。他研究何为人类真正的幸福和自由;自由和幸福的基础是什么;他试图寻求人类通向真正自由和幸福的道路,并找到自由和幸福的保障。今天,你可以批评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有缺憾,神学也含含糊糊,但你不得不佩服这个苦行僧著作中显示出来那无限信任人类至善的道德境界,那公正廉洁的精神,那没有任何利己之心的灵魂。
他用自己的哲学实践证明自己的哲学理想,他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惯于埋汰其他哲学家的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对斯宾诺莎的评价十分恭敬:“斯宾诺莎是伟大哲学家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可亲的。按才智讲,有些人超越了他,但在道德方面,他是至高无上的。
雌雄大侠:波伏娃与萨特
在萨特看来,客体世界荒谬荒诞,人生由此痛苦孤独。但是作为主体的人却应追求自由,不断选择,我们在自由选择时又应该承担责任,自由和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萨特将“存在”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在的存在”,就是“物”的存在,它无意识无目的无理由,它就是它,它孤立而偶然,因此萨特讲:现象即本质。另一类是“自为的存在”,这种存在是有意识的存在,是人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具有超越性,强调行动的永恒可变性,它要改变自在存在的永恒性。个体的人没有不变的本质,他自身的现实境遇和自由选择创造了他的本质。一言以蔽之,萨特的客体世界是“自在存在”,主体世界是“自为存在”。人类先天无本质,无论怎么样,人类的失败不可避免,无论你怎样选择,怎样造就自己,却永远无法实现“自在自为的存在”。我们不可能像对象一样客体的自在存在,也不可能自为的虚无的存在。人只有边追求自由边承担责任,在行动中自己创造自己的本质。
萨特的世界是一个荒谬的世界。在这个荒谬的世界里,有人为目标奋斗,却并不存在一个人类的目标;每个人都想自为的存在,却不可能实现人类世界的自为存在,这个世界是丑恶的、毫无希望的世界。因为世界的毫无希望,人类的存在便有了价值,世界本空虚,人用行动填充空虚,人的自由就是对空虚和荒谬的一种反抗。人生无所依,一切取决于自己。我们只有在追求自由的反抗中,创造自己的价值,赋予空荡的世界以意义。
存在主义被萨特和加缪诠释得炉火纯青,其实早在19世纪末,尼采、克尔凯郭尔、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位大师就已经在著作中完整表现出存在主义的主题:绝望、虚无与荒诞。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群魔》中借基里洛夫的理性自杀观表达了自由的逻辑起点必然导致自杀的结论:“谁如果仅仅为了战胜恐惧而自杀,谁就证实了人的完全的、绝对的自由,谁就立刻成为上帝。”
世界上有一个民族和咱们中华民族的相似度很高,它就是法兰西民族。这个民族和我们一样讲究口腹之欲,散漫无组织喜欢窝里斗,且爱俗世生活爱得死去活来,世界上只有法式大餐可以和中华美食相媲美,当然法国人也和我们中国人一样很自恋喜欢自我崇拜。这种自恋表现在文人身上就是——自传体。法国盛产自传体,自传体回忆录基本可以信手拈来。比方说,卢梭的《忏悔录》,司汤达的《自我崇拜回忆录》,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等等。到了女侠波伏娃这里,她将自传体回忆录演绎得淋漓尽致,她一共写了七部!波伏娃的所有作品中,我个人感觉除了她获龚古尔文学奖的小说《名士风流》和被誉为“女权主义圣经”的《第二性》不错外,其他作品有如鸡肋:思想上于萨特她略输文采,文字上于咱们的法国情人杜拉斯她又稍逊风骚。
唐朝文艺诗人李冶在情感上定义了夫妻:“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至亲至疏夫妻,说得再对不过,可到底还是太凉薄。我的想法是:人嘛,要么就活个难得糊涂,什么都太明白就没意思了;要么,就学习哲学,彻底认识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然后,依然爱它!
丐帮哲学家:犬儒学派
犬儒主义(cynicism)在今天被简单地概括为:玩世不恭+愤世嫉俗。如果大家都经常在网络各大BBS潜水冒泡且发表言论有以上倾向,那么今儿个就让我带领大家去瞻仰围观下各位的祖师爷吧。
“犬儒”一词,翻译得不得不让人拍手称赞。“犬”的意思就是狗了,“儒”就是儒生,知识分子的意思,“犬儒”就是“像狗一样的知识分子”。只见这群知识分子举止乖张放浪形骸不知羞耻,却又我行我素敌我分明敢咬敢斗。他们是希腊版丐帮:赤足而行,乞讨为生。他们又是时尚潮人:将米兰时装周流行元素一网打尽:鸡窝头渔网服透视装。他们还是行为艺术先驱:住在木桶随地排泄当众XXOO。他们的口号:一切附庸风雅装阳春白雪的哲学家都是纸老虎,打倒纸老虎!他们的目标:咱家就是要做下里巴人哲学家中的下里巴人!
犬儒学派的思想很容易概括——“三反运动”:反社会反世俗反现实。政治上,他们藐视一切权威,提倡“世界公民”;宗教上,他们怀疑神灵批判宗教;他们鄙视金钱,摒弃世俗快乐;他们超凡脱俗,安贫乐道;他们四处乞讨食不果腹居无定所一无所有;他们却又热爱生活关注人生不逃避不苟且;虽然他们消极、幼稚又极端,但他们自信、独立且强大。他们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无政府主义、后现代主义,尤其是二战后的那些反社会思潮,嬉皮士运动和垮掉的一代。
居家好男人弗洛伊德
人们总喜欢仰视膜拜熠熠发光的英雄,却从未思考如何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识英雄于未显之时。
弗洛伊德是个居家好男人,尽管他的研究内容开放又前沿,尽管他著作中“性变态”“性冲动”“性倒错”之类的词汇高频度出现,但这并不能证明弗洛伊德就是个色老头色情狂性变态。弗洛伊德是个地地道道不折不扣的好男人:在最好的年龄谈了一次恋爱,结了一次婚,娶了一个老婆,一辈子琴瑟和鸣鹣鲽情深。虽说他的女学生中不乏香艳之流,比方说尼采同学一辈子的“香飘飘优乐美”莎乐美同学就是弗洛伊德的美女弟子。尽管如此,师生之间也从未有半点花边新闻传出来。然而,这世道总是如此荒谬,理论的怀疑批判总会上升到人格的怀疑批判,舆论放不过弗洛伊德,诋毁之词不绝于耳。为证明自己,苦逼的弗洛伊德不得不放下男子汉的尊严,他无奈地自我披露:“我不是色情狂,我从41岁开始就停止了夫妻生活!”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我可以为大家简单地概括为四部分:无意识理论、梦的理论、性本能理论与人格理论。其中,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所有理论的出发点。在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弗氏又建立了梦的理论、性本能理论以及人格理论。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意识包含了两大类:意识与无意识。意识就是能为大家所认知的观念的集合体;而无意识潜伏在意识之下,不为人所知。无意识又可分解为:能转化为意识的前意识,压抑很深不能转化为意识的无意识(也叫潜意识)。弗洛伊德曾打比方说,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犹如冰山,那些显现出来的意识无非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无意识才是藏匿在水下冰山的绝对构成。无意识是人类行为背后真正的推动力!
关于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者的关系,弗洛伊德有个生动的比喻:人的心理活动就是一座三层小楼。楼顶住着意识先生们,他们温文尔雅高尚有道德;他下面住着前意识们,这些人比较安静守礼。在楼梯中间有一位警察站岗,但是警察叔叔对前意识们比较nice,他们可以经常上楼拜访意识先生们。住在最底层一天到晚骚乱不休、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就是潜意识们,他们每天都企图逃过警察叔叔的监控,溜到楼上打扰意识先生。这群狡猾的潜意识们要么伪装自己,把自己打扮成前意识,要么就等夜晚来临,警察叔叔睡着了,他们就蹑手蹑脚偷偷溜上去。 潜意识的夜间作案其实就是人类的梦。
弗洛伊德到了晚年,在无意识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了“人格三结构”即“本我、自我、超我”理论。“本我”以追求快乐为目的,是力比多的大量储存器。它原始简单,无理性无道德;“自我”代表理性与常识,它来源于本我,又作用于本我,试图用现实原则来代替快乐原则引导本我。
毒舌男叔本华
毒舌男叔本华是个富二代,他生在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他的家族和曹雪芹家一样富甲一方,全盛时曾接驾招待过国王。然而,叔本华却没有像宝玉一样成为纨绔公子哥常年混迹于脂粉堆,出人意料的是,玉堂金马公子哥叔本华却成了厌恶女人尖酸刻薄的悲观主义哲学家。
老少配向来隐患多,叔本华他爹比他妈大20岁,他爹是精明商人冷酷寡言,他妈是文艺女作家爱幻想爱浪漫,二人婚后性格极度不合,约翰娜不爱丈夫,也不爱儿子,她热爱觥筹交错的交际花生活。此外,叔本华家族有精神病史,他奶奶疯了,他的两个叔叔也是疯子,叔本华他爹后来也因为饱受抑郁症自闭症的折磨,自杀了。叔本华将父亲的自杀归咎于母亲成天浪在外面不体贴照顾父亲,母子间嫌隙遂生。从此后,缺乏家庭温暖的叔本华在悲观主义哲学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如果你的痛苦比别人多,不是因为你感情丰富悲天悯人,是因为你比别人聪明。“最低等的生命能感受到很小程度的痛苦……一个人越是有智慧,他的痛苦就越多。”草履虫不怎么痛苦,是因为它感官系统还有待进化,而聪明人总是见多识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们记忆力强,对痛苦的感受比一般人多,所以,天才其实最痛苦!
尽管尼采和叔本华都认为人生就是悲剧,但二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却不一样,叔本华诉诸消灭意志,尼采诉诸强力意志,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于是,老舍那么个老实厚道人,因为叔本华的消灭意志,一不小心连肉身都消灭了,他投湖了;周家老大鲁迅,无论面相还是文风都深深弥漫着悲观倾向,可人家因为读了尼采,不再为难自己,转而为难他人:骂梁实秋骂胡适骂林语堂,我骂你,你更红了,我也紫了
尽管叔本华的一生落落寡合、神经敏感、乖戾暴躁、爱吵爱跳,不招人待见,可他在我心里,其实就是一个小孩,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孩,一辈子缺的都是:爱。
胆小鬼笛卡尔
笛卡尔在哲学史上的地位非常之高,和他同时代的哲学家培根、霍布斯、伽利略、斯宾诺莎都无法与他相提并论。正所谓熟知不等于真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涵义十个人里有九个人都没有真正明白,这句命题不是“我思考所以我存在”那么简单,也不涉及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这句命题本是个认识论命题,笛卡尔本人也不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是一个强调精神和物质都是独立实体,且并存独立的“二元论”观点持有者。
“我思”只能证明我思维的存在,却不能证明我肉身的存在呀?没错,如果你能提出这个问题,那么,恭喜你,你已经真正理解了笛卡尔的这个命题。笛卡尔的“我在”并不指我肉体的存在,而是指我精神的存在、心灵的存在。也就是说,我可以怀疑我的肉体存在或者怀疑有我生活的真实物质世界的存在,但我不能怀疑我的怀疑存在。
在笛卡尔的引领下,哲学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认识论转向”。
从满足于认识到了“什么”到怎样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这个就是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
笛卡尔生活在17世纪,那个时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智力期。有识之人风云突起,人类群星闪耀:笛卡尔、霍布斯、培根、伽桑狄、斯宾诺莎、洛克、帕斯卡尔……笛卡尔能在众多哲学家中脱颖而出,独领风骚,成为那个时代的宠儿,正是因为笛卡尔成了一个先锋,整整铺陈了一个哲学时代。
海德格尔:农夫、山泉、有点田
海德格尔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如果他活在今天,人们会亲切地称呼他为“凤凰男”。当这个脸上挂着两坨高原红,脚底黏着黑森林泥土的芬芳,从小因参加劳动而肌肉发达,穿着打扮极度具有城乡结合部特色的土包子初次踏入德国那高雅文明的哲学圈子时,又有谁曾料到,这个山沟沟里出来的乡巴佬,有一天会撼动整个德国哲学界,成为自黑格尔之后,德国哲学史上最伟大的转折点。他的《存在与时间》尽管艰深晦涩,却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成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一本伟大的思想深刻的旷世哲学著作。
人类的哲学其实是桃园结义的三兄弟,这三兄弟的名字分别叫作: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其中大哥本体论就是研究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
一部哲学史,就是一部being史,从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毕达哥拉斯认为是数,再到苏格拉底的“一般”,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存在问题越来越演变成:“存在是什么?”当每一个哲学家都眉头紧蹙搜肠挖肚地想找出存在是“什么”,试图找到一个本体来解释存在时,存在本身却遭人冷落了。
在海德格尔看来,所谓的存在是水是火是实体,都混淆了一个概念:“存在”与“存在者”。水火都是存在者,但不是存在。就如我手中拿着一个东西,我告诉你这个东西叫“书”,你于是可以说这个东西存在,但我进一步问你这个存在又是什么呢?你就难为情地回答不上来了。我们能捕捉到存在者,却捕捉不到存在,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存在”的意义就是一个过程,就是一个动词“是”,而“存在者”是一个名词实体。哲学的目的应该是追问存在者的存在,为什么存在?怎样存在?而不是苦苦纠结于“存在是什么”。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与“存在者”,“是”与“是什么”的混淆,使得哲学史就是一部“存在”不断被遮蔽的历史,冷淡“存在”,过分亲热“存在者”,哲学早已误入歧途。
两颗启蒙星:互为死对头的伏尔泰与卢梭
卢梭写了一本还不过瘾,又继续写了《对话录:卢梭评判让-雅克》《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思》。通过卢梭在这一系列自白书中的描述,我们基本把握了卢梭的一生。纵观他的一生,是经历丰富的一生,是多姿多彩的一生。如果卢梭有履历表,那“职业”一栏他会填:学徒、家教、小偷、小白脸、男仆、游吟歌手、浪漫作家、哲学家。话说卢梭这娃从小就没了妈,不靠谱的爹又因为惹上官司远走他乡,卢梭基本上靠着寄人篱下窘迫寒酸地长大,缺乏管教的他曾因为撒谎偷盗差点成为“问题少年”,还好高雅的书籍拯救了他,使他能悬崖勒马没进一步发展成少年犯被抓进监狱。卢梭在16岁那年,投靠了贵妇华伦夫人,华伦夫人那年二十有八,风韵撩人,街头少年卢梭哪见过这阵势,顿时被华伦夫人的光辉母性形象秒杀,从此拜倒在华伦妈妈的石榴裙下,和华伦妈妈开始了一辈子剪不断理还乱的不伦之恋。
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一文中的思想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九个字:反文明纯天然复古风。 卢梭认为科学和技术源于人类的恶,人们迷恋天上的星星,于是有了占星术天文学;人们想实现自己的野心,于是有了雄辩术;人们因为贪恋吝啬,于是有了几何学;人们因为不切实际的好奇,于是有了物理学。科学与技术不是人类的福祉,而是对人类的诅咒。
卢梭强调纯天然,推崇自然哲学。卢梭的自然包括清新的大自然界,但更多的是强调人的自然状态,即人在进入社会和文明之前的状态。人在自然状态下,人性本善,自由平等。卢梭的自然哲学,不禁让处在技术泛滥核爆炸整容成风时代的我们,扪心自问:工业文明必然带来幸福吗?
卢梭认为人类的不平等有两种表现:一种是自然的不平等,如高矮,美丑,健康与否;而另外一种是政治、经济的不平等,而这是后天造成的,而私有制正是这些后天不平等的起源。卢梭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状态分为“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在国家和社会产生之前,人类处于“自然状态”,人人自由平等,没有压迫、权力和奴役。然而,随着私有制的发展,人类进入“社会状态”,出现了贫富分化战争暴政奴役压迫。
私有制的出现导致了国家的产生,那么国家该如何运作呢?这就要涉及卢梭那本大名鼎鼎的政治学名作《社会契约论》。卢梭认为一个人太孤单,人们需要抱成团抵御危险,共同求生。团体中每个人需要让渡出自己的一定权力,组成一个政府,而政府又如何体现人们的意志呢?这就要分清两个概念:“公意”与“众意”。“众意与公意之间总是有很大的差别;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公意未必总是正确,但绝对应该是最符合大众的意志,而众意代表的是团体的意志,部分的意志。社会契约的目的就在于把每一个人的人身和全部权力置于公意的指导下,每个成员都要接受自己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同时也意味着如果你哪天不想服从公意,那么社会全体会强迫你必须服从。比方说,法律就是公意的产物,法律代表着社会全体的公意,服从法律就是服从自己。当然,如果你没事干想挑战一下法律,那么你立刻会体验到什么是强制和暴力。
卢梭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这个思想可谓是《社会契约论》的精华所在。这个思想不同于霍布斯的“君权神授”,不同于洛克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卢梭的“主权在民”认为一个国家的主权完全属于这个国家的全体公民。卢梭认为主权就是公意的体现,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不可分割,至高无上不容侵犯,不可代表。说白了,人民要是哪天觉得政府没能代表我们的公意,那么我们就会揭竿而起推翻你。
研究卢梭很到位的罗素曾写道:“从卢梭时代以来,自认为是改革家的人向来分成两派,即追随他的人和追随洛克的人。有时候两派是合作的,许多人便看不出其中有任何不相容的地方。但是逐渐他们的不相容日益明显起来了。在现时,希特勒是卢梭的一个结果,罗斯福和丘吉尔是洛克的结果。”卢梭激进民主主义理论的“主权在民”思想,正是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法国的《人权宣言》和后来美国的《独立宣言》,都吸收了卢梭的观念。法国大革命雅各宾派的领导人罗伯斯庇尔就是卢梭的拥趸,他还曾去拜访过卢梭。
伏尔泰比卢梭年长18岁,他是启蒙运动中最负盛名的人物。伏尔泰出身富贵腰缠万贯,出手阔绰不知穷滋味;卢梭却出身底层穷困潦倒,一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当伏尔泰在各大沙龙里游刃有余如鱼得水纵情享受时,卢梭正寄人篱下卑微困窘;伏尔泰是上层社会风度翩翩的公子哥,而卢梭却是为了生计连偷带骗的小混混;富家子弟伏尔泰追求着高层次的成功,尝尽人间冷暖饱受白眼的卢梭却热爱自然,渴望被尊重与被爱。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经历,尽管同为启蒙运动的明星,他二人的思想却“和而不同”:伏尔泰强调理性,重视科学技术与文化,兴致勃勃地想建立新兴城市;卢梭则反感理性,反技术反文明,向往着纯天然复古风的桃花源。伏尔泰寄希望于社会改良,开明君主制比较适合法国;卢梭则主张打碎旧制度,建立共和制。伏尔泰认为私有财产不容侵犯,社会平等很难实现;卢梭则呼吁消灭私有制,实现人人平等。卢梭是狂热的革命派,伏尔泰是宽容的保守派。
卢梭的理想反映了为生存而战的社会下层小资产阶级的要求,而伏尔泰则代表着社会上层资产阶级的想法。因为哲学立场的不同,伏尔泰攻击卢梭是“插科打诨的小丑”,《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让人四肢爬地”;卢梭反击伏尔泰背信弃义,不得好死。
康德在《什么是启蒙运动?》中写道:“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也就是说,启蒙运动宣扬理性,以知识为武器,反封建反迷信反宗教狂热,它用平等观念刺激人们的心灵,主张摆脱封建生活方式,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制度。如果说之前的文艺复兴运动发现了人,启蒙运动则发展了人,人逐渐走向成熟。人类不再像个孩子一样对专制和愚昧言听计从,我们开始保持理性,清算宗教,审判迷信,开启心智。黑格尔曾言:“这是一个光辉灿烂的黎明,一切有思想的存在,都分享到了这个新纪元的欢欣。
伏尔泰和卢梭一样,也曾经被人质疑算不算是哲学家。因为任何想要寻觅完美哲学体系的人,面对伏尔泰都会大失所望,伏尔泰的思想正是反体系,反玄学。在伏尔泰这里没有任何关于“本体论”“认识论”的理论创新和真知灼见,他不过是以洛克和牛顿的思想为基础,推崇理性,批判封建专制与宗教,重视科技与文化,倡导社会改革。伏尔泰认为人性的最大天赋是自由,“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取消特权与争取自由应是启蒙运动的首要任务,自由原则也成为伏尔泰毕生追求的社会理想。伏尔泰在《哲学通信》里写道:“要用人类的理性建立一个合理的法律国家,以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全部自由,舆论自由以及信仰自由。”
伏尔泰逝世100周年,雨果悼念时说:“在硕果累累的18世纪,卢梭代表人民,伏尔泰代表人。那些强有力的作家消失了,但是他们留下的是灵魂和革命。法国大革命是他们的灵魂。”
伏尔泰与卢梭这对欢喜冤家,吵了一辈子的架却又不约而同地选择在同一年闭上了嘴巴,他二人在同一年去世。生时互不待见,死却同穴而眠。
伏尔泰与卢梭共同安息于法国先贤祠。
天才矮帅富维特根斯坦
所有通向哲学之路的人都要经过一座桥,这座桥的名字叫作伊曼纽尔·康德,这座桥通向了古典哲学。
所有通向哲学之路的人都要翻过一座山,这座山的名字叫作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翻过这座山,你就会邂逅现代主义或者后现代主义哲学。
所有通向哲学之路的人还要蹚过一条河,这条河的名字叫作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这条河通向了哲学的没落。
维特根斯坦与希特勒是同学,在这一点上,所有正史,以及所有稗官野史都已供认不讳。但两者的区别就在于:野史永远充满了爱恨情仇,它牵强无聊地把希特勒的反犹主义归结为:矮穷矬希特勒对高富帅维特根斯坦的羡慕嫉妒恨。更有野史作者,紧紧抓住维特根斯坦是同性恋的小辫子,充分发挥狗血想象力添油加醋,演绎归纳推理,最后得出个令人发指的结论:希特勒恨犹太人,那是因为某一天,维特根斯坦曾粗暴地摁倒了希特勒。此等言论,纯属谬论。
维特根斯坦的存在实在让我等凡人满心羞愧,虽然同样被打上made by God的标签,但估计制造商上帝亲自制造了他,而我们,显然被上帝批发承包给了别人。维特根斯坦不仅富贵,而且还是个天才。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维特根斯坦想碰哪行,他就必定是那行的状元:工科男维特根斯坦10岁时自己做出了缝纫机,自己比莱特兄弟还早地研发成功过飞机的发动机;理科男维特根斯坦数学和逻辑学一流;建筑师维特根斯坦自己设计建造过一栋房子,这房子包豪斯的设计风格,供暖和散热系统的完美到现在还被人津津乐道;艺术生维特根斯坦会演奏多种乐器,他的单簧管虽自学成才,却堪称专业水平;医科生维特根斯坦一步一个脚印,从医院看大门的,晋升为护士,再到医院实验研究员,他对一些医学问题的见解令专业医生都瞠目结舌;国防生维特根斯坦作战勇敢,又具有工程技术的才能,很快就被升为炮兵中尉;文科生维特根斯坦把哲学玩得风生水起,使得哲学在20世纪发生了转向。
天赋异禀、气质凛然、家财万贯、龙章凤姿。当维特根斯坦拥有足够的优势,进而可以精英般俯视芸芸众生时,我们却发现,这个孩子,他一直不快乐。导致他不快乐的原因有很多:父亲的暴君专制,哥哥们的自杀等,但他不快乐的根源只有一个:他有个难以启齿的秘密。
我们看到维特根斯坦和西方传统的语言哲学家们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西方传统的语言哲学家们尽管也强调语言的重要性,但语言于他们只是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媒介,语言仅仅是对现实世界的摹写,语言与现实世界并不是统一的关系。然而,到了维特根斯坦那里,他通过把整个世界逻辑语义化,将语言与世界本质统一起来。在《逻辑哲学论》里,维特根斯坦试图要划分出一个界限,界限这边是一个受逻辑支配的语言的世界,这个世界才是有意义的,界限那边没有语言故而无意义。此时,维特根斯坦的目标就是建立一套精确的人工逻辑语言,用精确的逻辑语言终结思想因为语言的滥用而引发的一系列混乱与争执。
哲学上他梅开二度,开始批判令他功成名就的《逻辑哲学论》,从而进行新的哲学思考,并完成了后期思想的代表作——大名鼎鼎的《哲学研究》。在此书中,维特根斯坦开始抛弃世界的本质是事实,事实的逻辑结构是世界的逻辑结构的早期思想。他指出世界没有所谓的本质,有的只是“家族相似性”。所谓“家族相似性”就是尽管一个家族的成员里大家彼此长得相似,但并不存在有一个“本质”的东西。比方说,父亲的脸型像奶奶,女儿的神态像父亲,女儿的眼睛像奶奶,这些只不过说明了家族成员之间在某一方面不完全相似,却并不能说明家族成员之间存在共同的相似,有着“本质”。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就是反对形而上学,反对“本质主义”,颠覆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习惯。我说哲学家们,你们不要动不动就给日常生活中的东西找本质呀,找共相,那些形而上的东西根本不存在,你们争来争去的哲学问题其实只是日常语言的谬误。
古希腊哲学智者学派有个哲学家名叫高尔吉亚,此君在哲学史上本没什么大的贡献,但他曾经提出的三个命题却使得他享受着“哲学先知”般的高级待遇。一般说来,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曾发生了两次转向:第一次转向是从古代的本体论哲学到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即从研究“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到研究“人们如何正确获得认识”;第二次转向便是从近代的认识论向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即从研究认识转变为我们该如何正确地表达出认识。高尔吉亚的三个命题竟然神秘般地一一预示了以后几千年后哲学的两次大转向。大仙高尔吉亚的三个命题分别是: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高尔吉亚估计也未曾料想到自己竟然是二流的哲学家,一流的预言家。
哲学的“语言转向”正是从罗素和维特根斯坦开始的。哲学作为一种深刻的思想,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于是语言就构成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到了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理性批判终于转向为语言批判,语言的转向成为20世纪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哲学从维特根斯坦之后开始走向没落,连维特根斯坦自己都说:“搞哲学就是为了不搞哲学。”在维特看来,他的哲学与亚里士多德以来所有的哲学都不同,他的哲学不是构建哲学体系兜售哲学概念,他的哲学是对生活本身的描述。哲学史上之所以有那么多喋喋不休的争论,不是哲学家脑子不好使,而是因为哲学家们对日常语言的用法错误地理解了。那些哲学家们脱离了词语的使用环境,盲目绝对地去追求意义,哲学的纷争由此开始。“当语言休息的时候,哲学问题就产生了”。
有人学哲学,因为那是专业是饭碗是衣食来源;有人学哲学,因为他擅长爱好兴趣使然;然而,哲学于维特根斯坦,不是专业不是兴趣,是心灵的慰藉,灵魂的寄托,因为哲学他放弃了孜孜不倦的执着理想——自杀。维特根斯坦其实是个很容易让人心生怜爱的家伙,他一方面甘于平淡,独孤求败,另一方面他又急切渴望被关爱,在孤独和渴望被爱两种矛盾张力作用下,他一生的才华得到最大程度的迸发。这世上,每一个伟大哲学家的华丽出场,都改变了哲学。有的完善了哲学的体系,有的改变了哲学的方法,还有的升华了哲学的精神,只有维特根斯坦,他的出场,两次改变了哲学。第一次把哲学引向了逻辑实证主义,第二次把哲学带入了日常语言学派。维特根斯坦这一辈子思得苦,说得少,他在《逻辑哲学论》的最后一章非常酷地只写了一句话: “对于不能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春天的树林给人的冲动,
能帮你把善良、邪恶,
把怎么做人的问题弄懂,
圣贤讲得没她透彻。
公知罗素
公子哥罗素很花心,他的花心不仅表现在婚姻上,还表现在哲学上。罗素这一辈子的哲学思想可谓变幻莫测,他总是拿他今天的思想去批判他昨日的思想,可谓被我弃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然而,花心的罗素却有三样东西一生没变:“有这样三种简单而又极为强烈的激情主宰着我的一生,那便是: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当然,这三样东西的顺序可不是随便排的,罗素能把爱情排第一,绝非偶然。父母双亡有车有房的罗素是个绝对的爱情至上主义者,他这辈子一共结了四次婚,离了三次婚,且一辈子情人无数。
我们要了解罗素的逻辑分析方法,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罗素悖论”。那什么是悖论呢?悖论(paradox)指的是明明自相矛盾却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出尽风头的“罗素悖论”,从集合出发,指出一切集合分为两种,一类集合以自身为元素,另一类集合不以自身为元素。关于这第二类集合,就产生了悖论:试问这第二类集合组成的集合,是自己的对象吗?如果你回答说“是”,那么这个集合应该和它里面的元素一样,不是自己的成员,而这却与你的答案矛盾了;那如果你回答说“不是”,那这一集合又成了自身的元素,这再次与你的回答相反。
我们来看个和“罗素悖论”等值的悖论例子吧——“理发师悖论”。一位理发师对外宣布“我只给城里那些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试问理发师能不能给自己刮脸呢?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则他属于“城里不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可以为自己刮脸;如果他给自己刮脸,他却不属于“城里不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又不能为自己刮脸。
如何攻克悖论这个令人纠结的难题呢?罗素指出,之所以悖论能产生,是因为我们以任意的方式构造集合,这些集合的构造方式并不合法。我们认为一类事物既可以包含整体,又可以包含各个部分,但实际上这样构成的类是不合法的总体,它只要存在就会引起恶性循环。罗素为此提出了类型论:简单类型论和分支类型论。个体、个体的集合、个体集合的集合在系统上属于不同的层次,在逻辑上属于不同的类型,故而表述它们的符号和命题也属于不同的类型和等级。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我的哲学启蒙读物,那时的我初窥哲学门径,胆怯羞涩。这本清新泼辣、娓娓道来的哲学史,使我大开眼界、耳目一新:罗素竟然敢这样开哲学家的玩笑!哲学史原来也可以这样卖萌!尽管现在看来,罗素对很多哲学家的思想描述有误,对很多哲学家的批评明显醋意四射,但瑕不掩瑜。面对哲学群星闪耀,我们早已习惯跪地膜拜,但是听罗素讲这些伟人的囧事,我们一点一点站了起来。
落跑新郎克尔凯郭尔
哲学家与女人的关系一直为后世所津津乐道。
这一点倒不是后世多八卦,而是因为贵圈存在着一个颇值得人玩味的现象:三分之一的哲学家都是独身主义者。比方说柏拉图、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伏尔泰、康德、帕斯卡尔、克尔凯郭尔、斯宾塞、尼采、叔本华……
而哲学家与女人的关系也总是表现为一个悖论:远离女人似乎更能成为一个哲学家,可每位哲学家背后却似乎都有一位令他或魂牵梦萦或咬牙切齿的欲罢不能的女人。尼采有莎乐美,叔本华有他老妈约翰娜·叔本华,帕斯卡尔有夏洛,萨特有波伏娃,克尔凯郭尔也有蕾琪娜。
阅读哲学家的作品时,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于有的哲学家,你直接阅读他的作品即可而不必知道他的生平经历,但对于像克尔凯郭尔这样的哲学家,他的哲学作品几乎就是他的自传和内心独白。不了解他的一生,不足以把握他的哲学思想。接二连三的苦难使得克尔凯郭尔一生的主色调就是:抑郁、怀疑、敏感、孤独、绝望。
马基雅维利:枪杆子里出政权
最早提出政治家“要像狮子一样凶猛,要像狐狸一样狡猾”的正是意大利人马基雅维利。对于长期浸淫于传统政治厚黑文化的中国人民而言,马基雅维利一点都不陌生,那些宫廷剧里斗来斗去的后宫女人太监奸臣也都在不同程度演绎着马基雅维利主义。
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这位先驱究竟做了什么,我们可以说:马基雅维利让道德和政治离了婚。
在马基雅维利之前,从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到柏拉图的《理想国》再到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古希腊的政治都与道德密切相关,政治理念以及政治体系都以道德为重要前提。古典政治哲学建立在人性向善的基础之上,一个人只有是城邦里的人,通过政治生活,追求政治道德,发挥出德性,他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政治永远从属于道德之下。柏拉图《理想国》的核心就是“哲学王”,国王最好是哲学家,哲学家才能把政治、哲学、美德结合为一体。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每个政治共同体都有一个目的——善。古希腊的政治哲学是一种“目的论”,政治的世界是依靠“目的”支撑起来的,古希腊的政治和城邦追求的是“至善原则”,这种共同善就是“目的论”,因为善并不是现实政治生活中大家追求得到的,而是先验地假设出来的。
弗洛姆:人,艺术地去爱吧
什么是爱情?金风玉露一相逢是爱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是爱情。尽管前者如杰克和露丝电光火石一刹那胜却人间无数后,照样会过寻常夫妻的平淡日子,面对现实的龃龉,也许很快便如《革命之路》里争执不断,最终破裂。后者如东坡,前一刻还一往情深地填写《江城子》,后一刻又左拥右抱王朝云等侍妾,研发东坡肉大快朵颐去了。翻翻人类的文学作品,早如《诗经》,弃妇的形象就早已深入人心:“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爱情很难彻底纯粹,于是痴男怨女们沉浸在别人的故事中,幻想着那千万分之一的纯粹能幸运地降临在自己身上。
哲学家逃避爱情,文学家渲染爱情,正是因为千万年来,人性中那不曾改变的成分。你我能够读懂几千年以来那口口相传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不分种族不分国界不分语言,于恋人甜蜜轻扬的嘴角、黯然失焦的眼神、一嗔一怒中,你明白这就是爱情。尽管生物医学早已表明,爱情不过是一种生物胺类中枢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分泌。可为了前额皮质传递过来的那份欲仙欲死的美妙,多少人赴汤蹈火前赴后继万死不辞。可惜,多巴胺有时间限制,30个月后,激情烟消云散
和平奖还没有找到合适获奖者之前,面对人类爱情的何去何从,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同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写了一本书《爱的艺术》。这本书告诉大家:“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创造力,爱的本质是给予。”说白了,我爱你,不是因为你爱我。而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每个希冀爱情的人,不要总幻想王子公主从天而降去爱你,而是发挥爱的主体性,尽管你没车没房大腹便便,尽管你龅牙搓衣板身材,但这并不妨碍你去爱别人。爱,就是一种能力。当消费社会物质商品充斥着眼球,《爱的艺术》只为说明一个道理:人类,请艺术地去爱,而不是技术地去爱。
爱,在弗洛姆看来,并不是一种浅显的偶然感受,也不是个体偶然幸运地体验并陶醉于其中的纯粹快感。爱,是一门艺术,需要积累知识和不断学习才能掌握。弗洛姆的爱包括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爱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爱这门艺术的本质是给予,这种给予无条件,无索取,不分等级、阶级、种族、民族、国家。爱的基本要素包括关心、尊重、责任心和了解等。当然,这种爱,不是你想有就能有,你需要努力,需要知识的储备才能获得。想要掌握爱这门艺术,你要刻苦勤奋地去学习爱的理论,还要身体力行地去实践爱,体验爱。
爱的本质是给予,并非所有人都能具有爱的能力,唯有那些放弃剥夺他人或放弃敛聚财富的欲望,勇于奉献的人才是爱的强者。爱是给予,但这种给予也并非是物质的给予,而是将一个人的知识、快乐、理解、兴趣全部奉献给他人,充实着他人,在这种给予中,奉献者本人也实现了自己的潜能,获得莫大的成就感。爱一个人,你在爱他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另外一个敏感丰盛的自己。一份真正的爱能增强人们爱的能力和为人奉献的能力,而一个真正懂得爱的人通过自己对一个具体对象的爱显示出他对整个世界的爱。
弗洛姆生于1900年,他的一生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主义、经济危机、革命、冷战,世界灾难纷至沓来。20世纪的人们,面临着生存的困境:人性的异化、自我的丧失、生活的无意义状态。亲眼目睹并经历了20世纪大的社会实验室的一切悲剧后,弗洛姆直面现今资本主义对人的压抑以及人的生存困境,提出了宛如救世般的“爱”理论。弗洛姆爱的理论建立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为此,很多人称弗洛姆的理论为“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理论都围绕着人,但二人的研究角度和体系不同,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分析人的问题,形成精神分析学说;马克思从社会政治经济的角度阐释和剖析人,形成马克思主义学说
贪污犯培根
一般说来,哲学家要么会因思想异端惨遭当局迫害,要么就闭门造车,不问世事,采菊东篱。像黑格尔、海德格尔等能成为国家重点大学校长享受副部级待遇实属不易;像休谟能做到外交部代理公使和次官已然是人品爆发。然而,培根却是哲学家中的异类,这厮做官直接做到了掌玺大臣,国家大法官。放在今天,就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了。
中世纪时,哲学是神学的婢女,人是神的奴隶。培根对此言论痛加鞭笞,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人们要获得真理和知识就不能再诉诸神的恩赐,而应该认识自然,解释自然,寻找一条新的认识之路。这条通往真理的认识之路就是经验之路。所谓“经验”也就是通过感官感受到的外界事物,人们获得经验,再进一步加工经验从中获得知识。培根十分重视科学经验与科学知识,他的“知识就是力量”为新兴的自然科学开道,人类重新面对自然并征服自然,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也开始摆脱神的束缚,蓬勃发展。
培根的哲学不以上帝为对象,而是把自然视为对象。哲学的任务是为了研究自然,进而控制自然。培根被誉为“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主张哲学和自然科学联姻,并为发展自然科学而奔走相告着。
近代哲学史上,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可没少吵架。经验主义(Empiricism)认为人类认识来源于经验,经验材料刺激人的感官,在人的头脑里形成认识,获得知识的方法是科学的归纳法,和经验主义相对立的是理性主义。理性主义(Rationalism)认为知识是“天赋”的,一些基本的原则人生下来就存在于头脑中了,认识事物靠的是演绎法,从简单的观念原则推演出整个人类的知识体系。这场论战因参与人数多,战线拉得长,在哲学史上可谓一道奇观。不过,吵了半天,谁也没赢,谁也没输,宅男康德最后出面调停和了个稀泥,这场声势浩大的论战才终于销声匿迹。
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小人。培根,这位卑鄙的伟人,向我们解释了歌德的一句话“一个人的缺点来自于他的时代,他的优点和伟大却属于他自己”;还证明了《尚书》里的一句至理名言“知之易,行之难”。
古希腊三贤之苏格拉底:我家有只河东狮
研究世界本原的“本体论”先哲们都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究竟孰对孰错,看来问题已经不能在“本体论”之内解决。于是,人们开始将目光从自然和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上转向了思考者本身——人们能够把握真理吗?如何确立真理的条件呢? 于是,哲学完成了“本体论”的转向:从自然哲学到人。
智者学派总体而言倾向于感觉主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他们否定客观真理,否定普遍的伦理道德观念,久而久之,巧舌如簧的他们沦落为玩弄概念牵强附会的诡辩论者,遭人厌恶。 厌恶并批判智者学派的人中,有一个粗短矮胖、秃顶大脸、鼻孔朝天的怪蜀黍,他的名字叫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死后,他的一位才华横溢的学生愤而出走,创建“学园”,著书立作,开辟体系,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泰山北斗级的大思想家。有人说,整个西方哲学,不过是这个学生思想的注脚。 这个学生名叫柏拉图。
古希腊三贤之柏拉图:逃出囚徒洞
那真实的世界是什么呢? 柏拉图说,真实的世界是“理念”(idea),理念是具体事物的本质,是一种永恒和绝对。柏拉图将世界一分为二:可感世界与可知世界。可感世界是人们通过感觉经验获得的世界,是人们客观存在的世界。然而,人们感官所感知的表面现象,个别事物背后都有着普遍的永恒的趋势和秩序,这些规律、趋势、秩序却无法通过感官而得知。这个必须通过思维推知而不是感官感知的世界,就是可知世界,是一个理念的世界。“理念”不等于“概念”,“概念”是具体事物抽象出来的“一般”,概念是人们头脑的抽象,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理念却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比方说苹果、梨子、香蕉都叫“水果”,“水果”只是一个“概念”,它并不单独存在,因为世界上没有一种叫“水果”的物体。但是,众多大小不一,酸甜不同的苹果,都分享着一个共同的理念“苹果”,这个理念作为本质,是客观存在着的,有着实体的。
具体事物都有自己的理念。理念是型相,而每个具体事物是理念的摹本。就如同世界上每个三角形都是理念三角形的摹本。理念就如同一幅深藏于博物馆不见人的名画,市面上充斥的都是名画复制品,久而久之,人人皆知复制品,却忘记还有原作真品了。现实可知世界里,事物层次不同,理念世界中,理念的等级也不同。最低等级的是关于桌子、椅子等具体事物的理念;稍微高一级别的是关于数学、几何方面的理念,例如方、圆、三角等;再高一级的是道德、艺术方面的理念;最高级的理念就是“善”,善是创造世界一切的力量,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如同可知世界里有太阳,至高无上,赋予万物以光明,同理,理念世界中的善是永恒之真理,是其他理念存在的前提。
柏拉图将灵魂分为三个等级,与此相对应的理想国中的人们也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等级:统治者。他们代表着灵魂中的理性,统治者是神用金子做成的,拥有的美德是智慧;
第二等级:武士。他们代表着灵魂中的激情,是神用银子做成的,拥有的美德是勇敢;
第三等级:生产者。包括农民、手工业者等,他们是神用铜做成的,拥有的美德是节制。
正义就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伦理基础和治国原则。柏拉图曾说:“正义就是注意自己的事而不要干涉别人的事……商人、辅助者、监护者这三个阶级在国家里面各做各的事情而不相互干扰的时候,便是有了正义。”柏拉图为正义的理想国提出了制度设计:第一,不允许拥有私有财产,财产公有制;第二,男女平等,共产共妻;第三,依靠至善至美的教育来培养人才,治理国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
古希腊三贤之逍遥派掌门:亚里士多德
马克思曾称赞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博学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博学多才,涉猎广泛,他将科学分为三类:
第一类:理论知识(theoretike)。包括了数学、自然哲学和后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
第二类:实践知识(praktike)。包括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
第三类:创制知识(poietike),包括诗学和修辞学。
亚里士多德可谓是西方伦理学与政治学的奠基人。在伦理学上,亚里士多德是个“幸福主义”者,幸福是最高的善,幸福是生命的目的。人区别于动物的独特性就是理性(reason),当理性指导行为时,便产生了德性,德性是幸福的本质。在亚里士多德这里,幸福和德性是统一的。不过,翻翻西方伦理思想史,幸福和德性并不统一,西方伦理思想史上有两大思潮,一个是幸福论,一个是德性论,前者是自然主义,后者是理智主义。比方说在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努那里,幸福就是快乐,是“肉体的无痛苦,灵魂的无纷扰”;而斯多亚学派却反对快乐主义,他们坚持欲望须服从理性,继而纯化灵魂,主张清心寡欲,禁欲主义。在宅男康德那里幸福与德性也是分裂的,有德性的人不一定幸福,那些幸福的人不见得都是有德性的,这类似于我们的“好人没好报,恶人活千年”,德性在康德那里很无力地沦为了抽象的法则,道德主体的善良意志。很快,边沁的功利主义道德就把康德的绝对主义道德打得落花流水。
早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德性与幸福统一于实践活动中,德性不是抽象的道德原则,德性寓于人的实践活动中。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是“实践哲学”,如果一个人把“节制”的德性解释得头头是道,他并不一定就拥有了节制的德性,只有当你能践行节制时,你才具备了节制,同时当你践行节制时,活动本身对于实施者而言构成了目的的满足,故而你节制,你幸福。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它的公民分为了三类:富豪、中产和赤贫。富豪掌权的政体,往往出现放肆逞强、专横跋扈、藐视法律,容易滋生独裁和暴君。赤贫掌权的政体,穷人不懂如何治理国家,他们会掠夺别人的财产,演变成极端民主和暴民专政。只有中产阶级适合掌权,他们的财产不会多得遭人嫉妒,也不会少得觊觎他人,他们人数最多,也富有知识和教养,由这样的中产掌权的城邦是善的,正义的。
世界如此美妙,引无数思想竞折腰。惜苏格拉底,述而不作;宽肩膀柏拉图,稍逊风骚。一代天骄,亚里士多德,只识中庸即美德之道。俱往矣,数哲学风流人物,黑暗的中世纪却悄然来到。 亚里士多德死后,古希腊哲学一蹶不振,神秘主义沉渣泛起
基督教哲学双台柱: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
犹太教的一个教派就是基督教,也就是说,基督教是从早期希伯来人的犹太教演化而来的。耶稣本人也是犹太人,童贞女玛利亚没有洞房却生下耶稣,耶稣长大后驱魔行医、治病救人、宣扬天国、收徒传道,深受人民爱戴,成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自然不讨当局喜欢,罗马帝国中央情报局早已注意到耶稣的邪教组织,准备伺机一网打尽。当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准备去耶路撒冷时,罗马人收买了门徒之一的犹大,捉住了耶稣,以颠覆国家政权、传播邪教、组织煽动群众参与邪教的罪名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
对于人而言,奥古斯丁论证了“原罪说”和“预定说”等。基督教义提出了亚当与夏娃偷食禁果构成了现实一切苦难和死亡的原罪,这时有的基督徒要提出问题了:既然说上帝全能全知,至善伟大,那为什么上帝还能容许如此罪过发生呢?还有人提问说:都说上帝仁爱仁慈,上帝创造了一切,那罪恶也是被上帝创造出来的?这些提问类似于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出的悖论:“上帝或者希望消除恶,但是无能为力;或者有能力消除之,但是不愿为之;或者他既不愿意又没有能力为之,或是既愿意为之又有能力为之。如果他愿意但没有能力为之,他是软弱无能的,这与上帝的身份不符;或者他能够为之但不愿为之,他是嫉妒的,这同样与其身份不符;如果他既不愿意又无力为之,那么他既嫉妒又无能力,这非上帝所为,如果他既愿意又有能力,则恶源自何处?”伊壁鸠努的悖论又与著名的“上帝悖论”相似:“上帝能创造出一块他搬不动的石头吗?”如果答案是能,上帝造出了他搬不动的石头,那上帝不是万能的;如果说不能,那上帝也有做不到的事情,上帝不是万能的。悖论严重侵犯了上帝的名誉权,奥古斯丁论证“原罪说”就是要解决悖论给上帝带来的恶劣影响。
既然每个人都有原罪,那罪恶如何救赎呢?奥古斯丁又论证了“预定说”:人类已有原罪,向善失去可能,犯罪是因为滥用自由意志,但解除犯罪却不能靠自由意志,作恶的人的意志早已被恶所控制,自由意志不“自由”。这样一来,自救只是徒劳,人类要想获得拯救就只能依靠上帝,信仰上帝才是唯一出路。但上帝的选择是“预定”,上帝并非把恩泽赐予全部人类,他选择他精心挑选出来的子民。倘若你没被选中,你还是要感谢上帝,因为你本身就携带着原罪,上帝是公正的。倘若你万幸地被上帝选中得到了拯救,有原罪的你更要对上帝感恩戴德。至于上帝选谁,这是上帝的事情,这里面的神圣奥秘人类无法解读。
恶之花福柯
1975年囊括了奥斯卡奖最佳电影、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五项大奖的著名电影《飞越疯人院》讲述了一个关于疯人院的故事:主人公麦克墨菲为了逃避监狱的强制劳动就自作聪明地装疯卖傻,后来他果真被人送进疯人院。以为获得了自由的麦克墨菲开始整天在疯人院里找乐子,自由放纵的他在疯人院里制造出了一系列出格行动:违反禁令、倡导民主、私自带进女人……麦克墨菲的热情好动、狡猾轻浮与疯人院的机械冰冷、严格科学格格不入,他的到来严重挑战了护士长的绝对权威。一次次的斗法,麦克墨菲的最终结局却是从一个健康人变成了货真价实的病人——他被彻底摘除了脑白质。
这部充满丰富隐喻的电影反映了一个主题:疯人院,这个被定义为对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的医院,却凭借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复杂的文化心理肆意剥夺人们的自由。它披着温情脉脉的人道主义外衣,看似采取了民主的管理制度,实际上却是护士长的独裁统治。任何不服从护士长的病人都会被强制摘除脑白质。而所谓疯人院里的疯子也没几个是真疯,他们不过是比社会所容纳的正常人多了几分个性而已。电影《飞越疯人院》根据1962年美国作家肯·克西同名小说改编,这部小说放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冷战和麦卡锡主义盛行的大背景下,强烈的反体制、反传统、反主流的叛逆情绪溢于言表。
《飞越疯人院》里对疯癫、权力、惩戒等主题的表达与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著作《疯癫与文明》中的思想极为相似。米歇尔·福柯,20世纪法国大名鼎鼎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后现代主义者。福柯的思想对哲学、历史学、文艺理论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曾被称为“20世纪法兰西的尼采”。可以说,福柯对20世纪时代精神的持久影响超过了同时代任何一位哲学家,甚至是萨特。就拿福柯对文艺理论的影响而言,影视编剧们尤为青睐福柯的理论,电影《飞越疯人院》《发条橙》,美剧《美国恐怖故事》等影视作品都折射出福柯理论的影子。
从小跟随医生父亲在手术室里目睹了太多的断臂残肢,又见证了法西斯主义的杀人如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血流成河,福柯对世界的认识是威胁、恐惧、阴暗、压抑的。他墙头挂着西班牙画家戈雅的《疯人院》,他喜欢阅读情色作家萨德充满性虐描写的文学作品,行为偏僻个性乖张,福柯的另类性格为他日后另类的研究角度作好了铺垫。果不其然,成年后的福柯在他的作品里以排山倒海之势颠覆传统,反对理性,为读者详细论述了疯癫的历史、性的历史、监狱的历史、禁闭、惩罚等一系列鲜为人研究的话题,成为人们眼中一位为社会底层和边缘群体“请命”的哲学家。
在我眼里,福柯的《疯癫与文明》是继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后,一本难得的集哲学性与文学性于一身,字字珠玑、才华横溢、修辞精致、鞭辟入里、堪称完美的哲学作品。福柯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疯癫并不是自然的现象,而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就是说,在蛮荒状态下不可能出现疯癫,疯癫只能出现在社会中。精神病院的出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带有明显的规范化、制度化特征。通过精神病院,统治阶级可以对个体实行规训,并实现对个体的监督、驯服和操纵。
疯癫,福柯总结道,是一个社会事实,是一部分人对另外一部分人的判决,是一群人对另外一群思维方式与之不同的人的孤立,理性一直对疯癫专权。福柯的思想是反理性的,尤其是反笛卡尔主义。在福柯看来,理性主义领路人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无法成立。“我思”作为一种意识,无法与“主体的我”以及“我存在”等同。很明显,无意识的我、做梦的我或者疯癫的我难道就不存在了?于是,人们为理性唱赞歌,福柯则替非理性鸣不平;人们讴歌人道主义,福柯却撕破人道主义温情脉脉下的虚伪面纱;人们欢呼知识进步,福柯则把知识与权力,惩罚的阴暗面展示给你;福柯说理性是独裁的皇帝,人们一直默默地为理性效忠。
在福柯眼里,理性不仅通过疯人院驯服疯癫,它还变本加厉地通过监狱监视疯癫。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美剧《越狱》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监狱:环形或者类环形建筑,高高的瞭望塔,囚室之间彼此暴露,这种监狱模式正是继承了近代“全景敞视主义”监狱。近代以来的“全景敞视主义”监狱是个环形建筑,中央是瞭望塔,每一间囚室都在环形建筑的横切面上,每间囚室有两个窗户,一个对着瞭望塔,一个对着外面的阳光。这样的监狱布局使得每个囚犯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监视之下。监狱的高效率化管理使得这种理性模式在全社会范围内被普遍接受,于是乎,有一双眼睛总是无时无刻不盯着你,工人在工厂内被强制安心工作,学生在学校里被强制专心学习,一种惩罚和监视的机制就这样内在化了,社会成为纪律制的秩序社会。
福柯是哲学家中有名的同性恋,比起前辈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苦苦压抑自己的同性恋身份,福柯倒是对自己的同性恋身份颇为认同,他经常公然为同性恋辩护,还提出了“打倒性的专政”口号。不幸的是,同性恋酒吧的极限体验与频繁SM的快感之后,福柯染上了艾滋病,1984年,福柯因患艾滋病去世,享年58岁。
致读者
对于个体而言,哲学的意义就在于它的“无意义”。学习哲学也许不会使你升官发财,升职加薪,大多数哲学家本人也被思想本身折磨得痛苦抑郁,气质异于常人。然而,对于人类整体而言,哲学意义非凡,哲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人类的尊严恰恰来源于人类的思想。人类该何去何从?为了满足欲望,我们制造工具,发展科技,生产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更多商品,然而这一切却并未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为了攫取利益,人类相互厮杀,为了满足消费欲望,我们苦心钻营,人类也不曾料到自己有一天竟会沦为这些工具与商品的奴隶。为了避免沉沦,哲学以它从不懈怠的批判精神,指引着人类的进步,就算某天人类社会如桃花源般完美,哲学家们仍然可以从中挑剔出毛病,苛刻地继续完成他们的批判。哲学是一种超越,超越时代的缺陷与不足,超越人类的那些痛苦与孤独,指引着人类永远以夸父追日般的热情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终极自由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