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唯心有物王阳明正传

立功、立言、立德,三真不朽,千古唯一。


贵人语迟是疾病

王阳明对儿童教育曾说过: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他的见解极为深刻,非常符合今日中国孩子的教育情况。王阳明说不要抑制孩子的天性,施加过多压力,要去鼓励他们,向孩子感兴趣的方向引导。后来阳明信徒之一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基于阳明理论,总结出了寓教于乐的现代教育方法——生活即教育。

射出一支箭,寂寞在心间

在学校里王阳明属于不安定分子,好事找不到,坏事儿保准有他。生性好动,活泼顽皮,酷爱体育运动,少年都这样。像那种一天死读书,三天憋不出一个屁来,奶奶不疼姥姥不爱,三舅看了踹一脚的孩子,长大了也没啥作为。王阳明除了不学习之外什么都好,经常有奇思异想,问得先生一愣一愣的。

王阳明十三岁这年,横遭人生变故,母亲去世了! 王阳明母亲郑氏,仅仅在王阳明出生一刻露个脸,一闪而过。然后她站在了幕后,仿佛消失了似的,关于她的事迹没有任何记载,甚至我们连她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但这并不能阻止她的伟大,因为她有一个圣贤儿子。母亲去世后,王阳明断绝娱乐和交际,以示哀思。守孝三年里,王阳明让王华省心不少,消停多了。人生弹指一挥间,短暂犹如眨眨眼。三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王阳明从悲伤中走出来,他觉得人生苦短,应该做点什么,尤其对于一个从小立志做圣贤的人来说,这非常重要。圣贤距离他还很远,他还不太明白那具体的概念是什么。

门当户对,只是感觉不到位

就这样,两人开始谈论养生术。这时候王阳明学识不足,但思维活跃,常有惊人之语,引得道士拍手称赞。不知不觉,两人竟然聊到了拂晓时分。王阳明忽然想起来今天是他大喜之日,还没入洞房呢!王阳明急忙起身告辞,原路返回。 诸养见王阳明活着回来了,喜出望外,把他推进洞房。正所谓洞房昨夜停红烛,蜡炬成灰泪始干。新娘诸氏的心情与烧完的红烛一般无二。合卺之日,不入洞房,古今也只有王圣人能干得出来。王阳明与夫人诸氏实际上感情不深,两位素未谋面的孩子,一朝合卺,结为伉俪,对他们来说婚姻更像成人童话,虚无缥缈,只是生命中从此多了一人。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就像电动车,看着堂皇华丽,实际上跑不了多远。按照习俗,王阳明要在南昌待上一年半载,这对他来说,实为一种折磨。好在王阳明找到了消磨时光的好办法——书法。

练字,属于修身养性的一种良好方法,陶冶情操,身心安静。习练书法基本法主要是临摹,而后临写、背临、创临,经过三种过程才能达到一定水平。至于能否自成一家,只能看天赋了。王阳明天赋异禀,对于书法颇有心得,他曾说过:“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 王阳明说开始练习书法时,对着古帖临摹,纵然临摹得非常相似,但只是形似而已,缺乏神韵。后来为打破这种僵局,每次提笔时都会凝神细想,想一想这个字究竟该怎么写,并不草率下笔,想好了再写。凡经过此种方法,不断实践历练,忽然有一天你会发现,再写出来的就是你自己的字。凡事皆在心上求索,此为心学之道。心学广博宏大,可以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哲学是什么?到底有啥用?

哲学相当神秘,相当深奥,也通俗易懂。哲学乃一门严肃学科,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蔡元培说“哲学之思想,与科学及哲学相随焉”,完全正确,哲学是自然学科的基础。换言之,人类任何伟大发明,大到核武器、计算机、航天飞机,小到筷子、挂钩、裤衩,都与哲学息息相关。

中国哲学史发展脉络

第一,哲学看不见摸不着,但一直存在,指导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

第二,每种哲学思想都经历了漫长岁月,无数哲人智慧积累,前仆后继,形成体系,是群体智慧的结晶。

第三,政治选择思想,哲学服务统治。

第四,难易程度因人而定,认为哲学难,有时很简单;认为哲学简单,有时很玄奥。

折腾人的学术热点

“格物致知”源于《礼记》中的《大学》篇,文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短短一百九十八字,道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核心价值观。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中国知识分子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皆在这一百九十八个字。此处是吾乡,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摆在眼前,即便你不知有此一说,这辈子也在其中,并非踽踽独行,在人生的路上,你并不孤单,因为有千百万的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读书人,共同前行,一起裸奔。

《大学》篇明确提出了个人道德修养境界和人生奋斗目标,即“三纲八目六证”,三大纲领,八小条目,六个补充,读书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六证:止、定、静、安、虑、得

守仁格竹,大师起步

病愈后,王阳明才弄懂,“格物”并非盯着什么东西一直看,而是要去思考它的来龙去脉,从中总结出来道理,收获知识。可是“穷究事物道理”,难道就一定能“致使知性通达至极”吗?“格”竹格出病来的王阳明对朱熹的观点产生了怀疑,无论从思想上学术上这都是严重的左倾错误。朱熹理学为明代官学,时间久了,思想根深蒂固,读书人养成了不敢质疑权威的思想惰性。生活在理学统治的精神世界里,敢于质疑权威,那本身就是一种进步。王阳明那貌似不经意的质疑,已然指引着他迈向了大师之路,然后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爱国红心,一语无情碎

王阳明意思说,在理论层面孙武胜过吴起。就实用而言,孙子兵法远不如吴子兵法。孙武与吴起两位名将,他们的军事理论截然不同。王阳明品出了其中的差别。孙武是为著书而著书,理论层面立意深远;《吴子兵法》更像经验总结,吴起早年毁家求官、诛邻止谤、母丧不临、杀妻求将,常被道学家诟病,然而这不能影响他成为一位不世出的军事奇才。

他创立了史上第一支特种部队——魏武卒,一生大战七十二,取胜六十四,其余打平。身经百战的吴起军事思想以实用为主,有很多关于练兵、战术、战法等具体的方法,王阳明认为比《孙子兵法》更值得重视。

实习生的美好时代

指挥是一种艺术,尤其军事指挥,关乎到千军万马的性命和国家的命运,不可不察。在满朝武官好勇斗狠意气用事的时候,王阳明已然开始了他的军事准备,所谓技多不压身,指不定什么时候你的所学会有所用。十七年后,王阳明今日所学将派上用场,一颗军事彗星以耀眼的光芒划过帝国的夜空。

王越坟墓建好,王阳明的工作结束了。他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深深地打动了王家人。王家人要给他拿点路费,聊表心意。王阳明拒绝了,工作乃分内之事,朝廷有俸禄,况且刚上任就收钱不太合适吧!关键王阳明不是那样的人,从小衣食无忧,钱财对他缺乏吸引力。王家人最后决定把王越生前的佩剑送给王阳明,王越的遗志,宝剑赠英雄,不深埋黄泉,当留在人世,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智商低,伤不起

王阳明重新审案,为一些蒙受不白之冤的案犯翻供。经过他这么一折腾,深牢大狱里焕然一新,流动着春天般的温暖。王阳明的工作能力和政治水平较普通进士要高很多,他十一岁时去了京城生活,人生重要阶段均在京城度过。职场中最可怕的人就是能力好,又低调,既聪明,又认学,还有才,王阳明恰恰是这样一个官员。

复思用世,始为王道

这一时期是王阳明重要思想转型期,不经过两年多的半归隐状态,悟出“渐悟老、释二氏之非”,复思用世,后面便不会有“龙场悟道”,他也不会成为王阳明。做圣贤,扎根于心,但通过什么方式实现呢?在阳明洞天里王阳明悟出了,佛老不可能实现,尤其有虎跑寺秒杀高僧的例子在。这条路行不通那就入世走事功之路,用建功立业的方式完成圣贤之路。 《山东乡试录》最能体现他这一时期的思想转变。

大好头颅与锦衣卫的尖刀

王阳明被扔进了诏狱。 诏狱是监狱的一种,意义非凡,不是一般人能进来的,比如杀人放火之流,顶多扔进刑部大牢。诏狱关押的全是政治犯,九卿(各部部长)、布政使(省长)级别的官员,由皇帝亲自下令,方可生效。进入诏狱的人通常有两种,第一直面鲜血的壮士,第二流芳千古的烈士,能从这里出去的只有圣斗士了。

王阳明叫人送来《易经》,以销永夜,或能在其中找到精神寄托。《易经》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中国文化思想的根源,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这是帝王将相必读书。可是现在一说《易经》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算卦,这是对《易经》最大的亵渎。它是全人类最深邃的典籍,没有“之一”。翻开人类历史,没有另一本书可以与之匹敌。单就成书时间而言,相当惊人。众所周知的德国伟大思想家、剧作家歌德,花六十年撰写了《浮士德》。还有清代的曹雪芹他老人家用了一辈子时间写了《红楼梦》,还没写完,已然被后人顶礼膜拜,《易经》经过了上古圣人伏羲、中古圣人周文王、近古圣人孔子三个时代,经过三千年之久,才形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可谓是中华文明智慧的最权威总结。

王阳明曾在思想两度跌入最低谷时,在《易经》中找到了方向指引,得以走出精神困境,大踏步朝着圣贤之路前进。《易经》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简言之,看你从哪个角度去读。你若从文学角度去看,它就是文学作品;从军事角度看,它就是军事典籍;从哲学角度去看,它就是哲学思想;若从科技角度看,还能看出二位进制;你要非得从算卦的角度看,它就是玄学占卜……这就是《易经》的魅力所在。外文翻译为:The Book of Changes,即阐述万物变化之书。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能把“事物变化规律”这么抽象的概念用文字和符号表述出来,放眼全球,唯有汉字;用思密达的窗格文,绝对不好使。其实,我们一直生活在《易经》的世界里,总而言之一句话,想要在中国混,必看《易经》。

大明驿站,王朝的坟墓

龙场驿,大明帝国众多驿站中的一处。地处黔中,蛮荒之地,环境异常恶劣,当地人民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看似不起眼的龙场驿,因为王阳明的到来,心学一脉在此闪光,遂使得这里熠熠生辉。五百年后,当地人民还以老王为荣,世称王学圣地,还围绕王阳明开发一系列人文旅游风景线,诸如国际阳明文化节、阳明主题公园、阳明洞旅游产业链等。基础建设多以老王的名字命名,诸如修文县一条主干道,称之为阳明大道。

《瘗旅文》,无悲以恫

闲暇之余,王阳明喜欢静坐,也就是湛若水所谓的“格物功夫,必另动静一于敬”。静真是一种神奇的状态,人在宁静的环境下,总能想到一些平素想不到的问题,很多问题迎刃而解,犹如作家总能在宁静的后半夜,才思泉涌,而后十指如飞。每天,老王都要静坐一段时间,修炼格物功夫,久之,胸中洒洒,豁然贯通。

王阳明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著名的《瘗旅文》。 此文为所有身在他乡之人必读文章。感情真挚,泫然欲涕,淡淡的描述,透出浓烈的悲怆。这篇文章是王阳明最高水平的散文。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事情发生、作者对逝者的同情和处理及作者感身同受的悲凉情怀。文中抒发自己被贬谪荒乡僻壤的悲愤,反映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抑郁心境和自我宽解的达观思想。全文情之所至,一气呵成,哀叹吏目的悲哀,感怀自己的不幸。借感怀吏目,而为自己的处境泣诉,哀婉潸然,见血封喉。

《瘗旅文》收录于清人吴楚材、吴调侯编著的《古文观止》,全书共二百二十二篇文章,囊括先秦至明末散文的经典篇章,代表着中华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大明二百七十六年漫长历史中共有十二人入选,他们分别是:宋濂两篇(《送天台陈庭学序》《阅江楼记》)、刘伯温两篇(《司马季主论卜》《卖柑者言》)、方孝孺两篇(《深虑论》《豫让论》)、王鏊一篇(《亲政篇》)、唐顺之一篇(《信陵君救赵论》)、宗臣一篇(《报刘一丈书》)、归有光两篇(《吴山图记》《沧浪亭记》)、茅坤一篇(《青霞先生文集序》)、王世贞一篇(《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袁宏道一篇(《徐文长传》)、张溥一篇(《五人墓碑记》)……王阳明三篇。

瘗旅文

文/王守仁(贵州龙场驿驿丞)

【原文】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城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叹。”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翻译】1509年秋,某月初三,有一吏目从京师而来,不知姓甚名谁,带着他儿子和一名仆人。他们将去更远的地方上任,路经龙场,投宿到苗人家。我去找他时,天色已黑。想着明日再找他交谈,可是次日他们已经收拾行囊,匆匆离去。中午时分,传来噩耗,一老者死于坡下,旁边二人哭得伤心不已。我说:“一定是那个吏目死了,悲哀啊!”到了傍晚传来了消息,又死了一人,旁边坐着的人哀叹不已,打听情况方知,吏目的儿子死了。第二天,吏目的仆人也死了,呜呼伤哉!(此为文章第一部分,讲述有吏目打龙场经过的悲剧,叙述语言风格平实、冷静、客观,但又触目惊心。)

【原文】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悯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

【翻译】想到他们曝尸荒野,我心沉痛,与两个仆人说:“咱们去把他们埋了吧!”仆人们面有难色,他们不愿意。我说:“咱们和他们其实是一样的。”两位仆人听了,直戳内心,想想目前的处境,不由得悲从中来,默默流泪。于是我们在山脚下挖了三处墓穴,把无名吏目等三人埋葬。供上一只鸡、三碗米饭,一面叹息流泪,一面告慰亡者。(此为文章第二部分,即吏目三人死去,作者深表同情,将其埋葬。)

【原文】曰:呜呼伤哉!系何人?系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鸟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鸟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任其忧者? 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厉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尔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尔,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呜呼痛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为心乎?

【翻译】悲痛啊!你是什么人,我不知道。我是此地驿丞,绍兴府余姚人王守仁。你我皆中土人士,我不知你是哪里人,不知你为何要来蛮夷之地做孤魂一缕。“父母在不远游,狐死首丘”乃我中土之文化,即古人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故乡,便是外出做官也不过千里之遥。我因流放至此,理所应当,你又是犯了什么罪,而非来不可呢?以你的官职,不过一小小吏目,官阶从九品,每月俸禄不过五斗米,领着老婆孩子在家种地都会有,何以至此?为什么五斗米竟换了你堂堂男儿七尺之躯?你一人死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拉上你儿子和仆人?人间悲剧,莫过于此。假如你留恋那五斗米,应该欢天喜地去上任才对,又为何愁眉不展,似有不能承受之重。 说实在的,这里不是人待的地方。想想你们一路翻山越岭,饥渴劳顿,再加上瘴疠侵袭,忧郁攻心,难道还能活着吗?我在此生活了很久,以你的身子骨,知你必死。只是没想到来得那么突然。更没想到你儿子与仆人也随之而去。这都是你自找的,自寻死路,自掘坟墓。我还能说什么,我还能做什么?无非掩埋尔等,无限悲痛。假如不葬你们,将必为山中野兽之餐,于心不忍!(此为文章第三部分第一层,对吏目上任的猜测与同情,对其感情是既可怜又可恨,既可悲又可叹。)

【原文】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二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念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吾为尔歌,尔听之。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悲兮。道傍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飧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翻译】自我离开父母家乡,在这里已经三年头了,历尽千辛万苦,勉强保住性命,主要是因为我心强大,处之泰然,没那么多悲伤情绪。今天却因为你让我悲伤起来。我为你唱一首葬歌:飞鸟不通,游子在他乡,不知西东,苍天却一如相同。纵然相隔遥远,同在四海怀抱中。只要心灵有归宿,走到哪里都是家,无悲以恫。你我本是命苦人,蛮人语不通,性命没指望,仕途一场空。假如我也死在这里,九泉之下,我们倒可以其乐融融……(此为文章第三部分第二层,抒发情感,托吏目之名,写自己之实。)

一夜顿悟,从心开始

“天理即人欲啊!”老王那双眼睛冒着兴奋的光芒,“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什么‘识在所行之先’,原本是在一起的东西,为何要分开来说?知先行后,知易行难,大错特错,它们是不可分开的,应该叫‘知行合一’。另外,圣人千万言,难道真的是只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吗?如果是这样,那位吏目应该在家里待着才对,为何为了五斗米而去上任?欲,是他心里的最真实想法。就好像我身在龙场心念家乡一样,身子能被世俗左右,心却不能。‘存天理灭人欲’错了,朱熹他错了!人之欲望是压不住的,禁锢不了的,天理就是人欲……还有,人能‘为善去恶’,这就是境界,这就是功夫,这就是所谓的‘格物’。先‘格物’而后‘致知’,心是‘知’的本体。利用‘知行合一’的格物功夫,最好达到心的本体,这个过程就是‘致良知’……”老王一番话说得仆人们莫名其妙,他们听不懂,但他们能感觉到王老爷一定是想到了什么更高深的学问。王阳明这一声尖叫,注定要载入思想史册,中国思想史上诞生了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

心学肯定了个人的价值,“人欲即天理”与“存天理灭人欲”完全划清界限,通过后世两位心学大师罗汝芳、李贽继承发展,他们都在强调人是天地万物之心。心者,天地万物之主。此外,心学之“心”不仅是个人之“心”,广泛意义还指社会之“心”。

心学产生之后,受到它的影响,明朝后期文坛一片辉煌灿烂! 明朝前期文坛一派死灰,好像突然停滞不前似的。任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经过厚积然后薄发,文学和科学都不例外。蓄积了一百多年后,阳明心学产生,强调个人价值和个性解放,一股崭新的思想潮流席卷中华大地,对各个行业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行合一,四点心学特征

此外,凡具备以下四点,你便是“心学”学徒了,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是事实:

第一,具备强大抗干扰能力,能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寂寞

相反那些不寂寞的人,仔细品,你会发现他们生活非常规律,完全能够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被外界所打扰,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有着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典型表现是地铁里一边听歌一边看电子书。传说毛公润之早年专门在戏台底下读书,任凭上面蹦跶多欢,他老人家照看不误。能够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不管你承不承认已然具备了心学特性。

第二,快速进入角色转变,生活、工作能够截然分开

再举个例子,譬如一个人爱好书法,正沉浸在练字的快乐中,突然让他去削苹果。他能够放下笔,立马投入工作中,此际脑袋里想的不再是书法,而是怎么把苹果削好。具备这一特点,在当今节奏飞快的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两者必须截然分开,绝不能把工作带回家来做,那样的话人生将会一团糟。有人说这个绝对不可能的,工作压力大,干不过来,窃以为这都是借口。上班时,少扯点淡,八小时,绰绰有余,营销公关类除外。日本员工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们很敬业,一上班往死里工作;一下班,往死里堕落。生活中不谈工作的事情,工作时不带生活情绪。他们用的就是心学思想。

生活和工作如果分不开,将会越来越乱,最后万劫不复,悲壮一生。

第三,不容易被伤心

形容一个人心理素质超好,常说他泰山崩于面前岿然不动,那纯属扯淡,谁都有惊慌失措的时候。这种“不容易被伤心”重点表现在感情方面,能做到这一点的不多,尤其是年轻人。这方面例子也不少,比如德国伟大人物歌德,长得略有些招人烦,失恋跟割韭菜似的,一茬接着一茬。某次与相恋已久的女友绿蒂分手拜拜了。歌大爷先茫然失措,然后寻死觅活,继而重新振作,整个过程持续时间非常短,简言之没咋地。他把失恋的痛苦转化成写作的动力,以绿蒂为主角,创作出了惊世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当绿蒂结婚时,歌大爷绅士地随了礼,送去祝福。这不是说说能行的,真要看心理承受力。这种能力仿佛九阴真经,一旦练成,百毒不侵。

第四,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极强的行动力

生活中存在一些看似不正常的人,工作明明干得好好的却突然辞职了,没有任何理由和征兆。或者大排档正在旺季,突然改行摆地摊去了。令人很是费解,不知不觉中,你会猛然发现他在重新选择的行业内居然有所建树,一切来得静悄悄。这样的人就是王阳明所说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他们时刻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一旦有机会奔着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不被世俗左右,甚至可以牺牲眼前的利益。

且说玛雅文明突然间消失,这事一直困扰学术界那帮老大爷。里查德森·吉尔提出了“气候巨变说”,没能引起学界注意。里哥原是得克萨斯州的一银行家,手里有点银子。为了解开玛雅文明之谜,里哥相当霸道,银行家不干了,跋山涉水,经过十几年的研究,终于找出了证据,证明玛雅文明消失于罕见干旱。论文发表在1880年爱迪生投资一万美元创办的《科学》杂志,是目前全球科学界权威杂志。像里哥这事儿,世俗眼光可以界定为不务正业,但人类恰恰由于里哥这种人的执著精神,揭开了一个又一个千古之谜。

束脩之礼,文化一点一点没了

武侠小说中经常会有这样一个奇遇套路:一少年,往死里落魄,一不小心掉进悬崖,本来长得挺惊悚,竟摔成了遗世独立,闭月羞花。见悬崖峭壁上镌刻绝世高手穷尽一生精力总结的武学秘籍,然后比画两下子,全都学会了。一出去,生灵涂炭,各路高手被打得一个个体无完肤。假得太真实了,对绝世高手也是莫大的讽刺,他留下的又不是广播体操。诚然,王阳明思考了近乎三十年的哲学问题,常人岂是一时半刻所能领悟的。

束脩礼,始于孔子,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说只要是自愿送十条干肉作为礼物的学生,我没有不对其进行教诲的。从这以后,学校便形成了束脩之礼。束脩,即捆在一起的干肉,每束十条。在古时候干肉是奢侈品,属于大礼,当送给亲爱的老师。

千万次地问,何为知行合一

《传习录·徐爱录》(原文节选)

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却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地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 “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 “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功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甚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甚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

【翻译】徐爱未能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遂有此一问:“大家都知道对父母当孝顺、对兄长当尊敬,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与之相反,可见‘知’与‘行’是两码事。” 王阳明解释说,这种情况是被私欲蒙蔽了,已然不再是“知”和“行”的原始朴素意思。知而不行,那是没明白。先师教导我们知与行,正是要恢复它原来的意思。你想想看,生活中没有知而不行的事儿。所以,《大学》这篇文章举了“如好好色”和“如恶恶臭”的例子(按:语出《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来启示人们啥才是真正的知与行。见“好色”是知,喜“好色”是行,它们是同时发生的,不是见了“好色”之后再生一个喜欢好色的心。再如,闻到恶臭味儿是知,讨厌恶臭味儿是行,两个动作意念也是同时发生的。闻到恶臭味儿的同时就已经开始讨厌它了,不可能在闻到恶臭之后再生一个讨厌它的心。假如一个人感冒鼻塞,他失去了嗅觉功能,即便他身处恶臭之中,他闻不到,所以也不会讨厌,因为他不知道香臭。

再举一个例子,说某人知孝顺,一定是他做到了,才能称他为知孝晓悌。绝不能因为“他知道孝顺”,然后他天天讲道理,把九旬老娘虐待饿死,这样你就不能说他是知孝晓悌了。再比如知痛,绝对是他自己痛了,才知痛。知寒,绝对是自己觉得冷。知饥,绝对是他自己饿了。以上的例子证明了知与行的原始意思是不能分开的。 先师教人,一定是这样才可以称作“知”。要不然那只能叫未曾知晓。这是多么现实的啊!为什么今天世人非要把知和行分开来说,说成两码事呢?我提出“知行合一”的主张,定然要懂得我的立意主旨,要不然只是在“一码事、两码事”上争论不休,那我的思想主张又有啥用?

《传习录·徐爱录》(原文节选)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 “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上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翻译】徐爱据理力争说:“先人把知和行分开来讲,是让人对此有所区分。一方面做‘知’的功夫,一方面做‘行’的功夫,这样一来工夫才能不白费,方有着落。” 王阳明耐心地解释说,如你所说,那便是抛弃了先人原始的意思了。我曾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果你深谙“知行”的深刻含义,那你就不会糊涂了。你说“知”的时候,其实已经在“行”了。你说“行”的时候,其实你内心已经“知”了。先人本意是说知行一体,但为啥非得分开说呢?是因为有些人稀里糊涂地瞎干,也不去思考,是以说“行”,他才能知道得更真切。先人这么做是为了救弊补偏,不得已而为之。

你一定要明白这一点,现在人非要把知和行分成两件事去做,认为知先而行后,必然一辈子都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知”。因为时间太长,人们把这种观点当成正确的,其实是错的。现在我提出的“知行合一”,对症下药,不是我凭空捏造的,知行原本如此。如果你明白我的意思,即便把知行分开来说,也无所谓,它们仍然是一体。如果不明白我的意思,即是你说“知行合一”,那也不过聊天侃大山而已。(知行合一,有人翻译为“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从这段原始文字中能够看得出来,王阳明的思想主张绝不是“理论与实践”的意识形态,窃以为他的初衷没那么简单。)

有志青年叫严嵩

看花时,则花有了颜色。不去看时,即便姹紫嫣红,在你心里亦同归寂灭,心外本无物是也。一路上,王阳明心情大畅,大好河山,风光无限。带着惬意悠哉的心情去上任,备感人生处处是风景。几日后,进入湖南地界,水路向东,进入常德府。湖南籍弟子冀元亨听说老师路过,早已做好了准备工作,带队迎送王老师。 继续东进,在洞庭湖畔,他们停留几日,一览湖光山色,名胜古迹,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去某地旅游必先把风景区的文化弄明白,带着自己的疑问去观光,方能不枉此行。要不然飞过去,走马观花,照几张相,与没去有什么区别? 旅游途中,王阳明把他的心学精髓讲给诸生听,大家一时难以接受。老王把学生们带到一寺院,找块安静的地方静坐,令他们消化吸收心学的理论。的确,一种思想产生不容易,让人接受也不容易。似乎有的明白了,有的没明白,不要紧,回去慢慢钻研。研究三十年的问题,一朝一夕迷人眼,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领悟。

明代的公文与报纸

古代人民信息传递主要靠文书,没点文化的当不了官员。当官的必对各种公案文书的格式、写法、目的,了如指掌,必须能够熟悉运用。上行下达全靠文书,受到科技限制只能通过文字去传递信息,所以能写一手好文章显得尤为重要。譬如皇帝下达处理政务、告诫臣僚的文书叫谕旨,明代叫制书。臣僚给皇帝的文书叫奏疏,明代是卷轴式的,清代康熙年间发明了奏折,折叠式的,更加利于阅读存放。明代官府往来公文上行文书主要有咨呈、呈状、申状、牒呈、牒上等;平行文有咨、关、牒等;下行文有札付、帖、照会、故牒等。做什么事要有个书面报告,现在我们管这些文书种类称之为应用文。古代应用文写得最好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应用文的一代宗师。《明会典》(万历本)对各种文书的应用目的、写作格式等有详细记载。此外,官方发布的政令如特别重要内容,通常刊登在《京报》上。

鹅湖之会,朱熹与陆九渊的千年激辩

陆九渊看到“宇宙”二字时恍然大悟,横亘在心中的疑窦顿时解开:“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之中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年他虚岁才十三,就提出了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观点,必须承认他是天才。长大后,陆九渊为这一理论开始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十三岁一直悟到三十四岁,二十余年时间。一出来震惊当世,中了进士,与河洛程学、朱熹闽学分庭抗礼。

陆九渊直接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悟出“心学”(由王阳明正式提出心学概念),他认为“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王阳明提出“心即理”)。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修养功夫上,陆九渊强调“明心见性”、“知本”、“明本心”(王阳明强调并提出“知行合一”)。

王阳明对职场终极问题的答案

【原文】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翻译】徐爱问王阳明,譬如侍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理百姓之仁,这些命题中有很多道理存在,焉能扔掉,不去考察? 王阳明叹道,世人被这种观点蒙蔽已久,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比如侍父,不是从父亲那里求“孝”的道理;事君,不是从领导那里求“忠”的道理;交友、治理百姓,情况也如此。孝、忠、信、仁,一直存在我们的心中,所以说“心即理”。没有被私欲迷惑的心,才是天理,不要到心外强加什么。用你那颗真心去对待父亲,那才是真孝。不能流于形式,要发自内心,表现在待父那是孝、事君那是忠,表现在交友和治理百姓上,那就是信和仁了。所有出发点均在自己的本心,外在表现上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同,俗称天地良心……

王阳明针对“办公室人际关系紧张问题”的答案总结如下: 第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及内容,不插手其他人的工作,尤其是上级的,下属的也不要插手。很多人明白这一点,但做不到,那是“知易行难”,如果能做到才是“知行合一”。

第二,待人谦恭,保持良好心态。发自内心那一种,别做得太假即可。放弃铅笔刀、圆珠笔等微小利益,保持与人无争之态度。实际上,与人无争才是最大的竞争。

第三,“明善者,诚身之道也;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用功学习扎实基本技能,韬光养晦,见龙在田,为有朝一日飞龙在天做资本积累。诸如此类的问题非常多,王阳明一一解答,事无巨细,在他这里学生的问题没有小问题。

王阳明的解读带着禅意,后来黄绾背叛师门也是看到了“心学不纯”,尤其是老王说过一句十分禅意的话:“圣学之心如明镜,纤翳自无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杂之镜,须痛加刮磨一番,尽去其驳杂,然后纤尘即见,才佛便去。”禅宗讲究顿悟和渐悟,顿悟需要有极高悟性,常人做不到,所以王阳明提倡渐悟。他对黄绾说的这段话有上座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意思。而六祖慧能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禅机方面的确高出一筹,但它不适用。王阳明的心学虽是主观唯心主义,却强调事功,强调“躬身践履”的实用性。

朱宸濠参透的处世真理

历史经验告诉他天下承平的年代,想要当皇帝有三种途径:第一,嫡长子合法继承人,显然他不是。其次,皇储之外的皇子,篡权夺位,把皇储干掉经过政变上位,譬如李世民。朱宸濠是皇亲,距离皇子非常远,这条道堵死了。那么只剩下了最后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造反,譬如成祖朱棣。造反这条路甚为凶险,一旦失败,当万劫不复,每个人都看到了这一点。朱宸濠的首席智囊李士实想出了当皇帝第四种方法——当皇帝他爹,曲线称帝。

习惯,宁王失败的根本原因

王阳明用兵奇谲,最大特点是以最小的成本赚取最大的利益。分为三步走:攻心为上,先打信息战,扰乱敌方军心;继而与敌交战,绕开正面,从侧面进攻。除了与宁王鄱阳湖决战外,少正面对敌,通常采取偷袭。偷袭的时间通常在五更天,拂晓三点至五点钟左右,每次都差不多,却屡屡得手;最后是总攻,其实就是打扫战场。一般选手经过前两步下来,基本溃不成军,朱宸濠像样儿,挺到了第三步。

十万蝗虫飞,威武大将军来了

自朱宸濠六月十四日起事至七月二十六日被抓,前后共四十二天。王阳明召集义军,集结部队,于七月二十一日进攻南昌,真正的战役仅仅持续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以劣势兵力破了朱宸濠所谓的十万大军。自古戡定祸乱,未有如此之神速者。

清江浦,朱厚照的人生终点

《明史》对朱厚照评价相当公允,先扬后抑带可惜。明朝自从正统发生土木堡之变以来,国势每况愈下。到了朱厚照接班时不容乐观。朱厚照具有中兴之主之才能,肯定了他亲手剪除刘瑾,御驾亲征取得应州大捷等胜利,大有以武功光复先祖盛世之势头。然而,任用群小,给他们加官晋爵,致使朝纲紊乱,但不至于彻底危亡。全因正德朝有一批大臣,作为国家中坚力量,匡扶社稷。朱厚照也看出来他们能撑着,要不然也不会耽乐嬉游。最后一段评价叹息道,朱厚照如果利用他的聪明才智兢兢业业治国,政绩完全会超过他父亲,大明中兴之主,岂至于让后人议论纷纷,指手画脚?

老王,一路走好

十一月二十九日,老王召周积等人,良久,他才睁开眼睛说:“吾去矣。” 周积等人泣不成声:“先生,您还有什么遗言?” 老王微笑着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顷之,瞑目而逝,死于肺疾,时间定格在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辰时,即公元1529年1月9日8时许。王阳明走完了光辉的一生,年五十七岁。

《明史》赞曰: 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矜其创获,标异儒先,卒为学者讥。守仁尝谓胡世宁少讲学,世宁曰:“某恨公多讲学耳。”桂萼之议虽出于媢忌之私,抑流弊实然,固不能以功多为讳矣。 立功、立言、立德,三真不朽,千古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