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未来的 7 个原则】如何看到不可见,做到不可能
未来是人际关系当道的世界,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基于信任。
更新历史
- 2022.11.11:完成初稿
读后感
这本书可以认为是“有用”的废话,不过还是那个套路,时不时自省一下,还是大有裨益的。
读书笔记
二十五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和系统地应用闪现的远见力,我已经发现了它的七个触发器。
- 从确定性开始(使用硬趋势预测将会发生什么)。
- 洞察先机(基于你所知的未来,确定策略)。
- 变革(利用技术驱动型变革发挥你的优势)。
- 跳出你面临的问题(这并非真正的问题)。
- 反其道而行(看向没有人关注的方向,做没有人做过的事)。
- 重新定义和再创造(用强有力的新方式识别并利用你的独特性)。
- 主导未来(否则别人就会指给你一个未来)。
从确定性开始
国家、夫妻之间也会出现类似问题,每个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我们很容易关注负面的东西:解决不了的问题、无法取得共识的争议点、不确定的事物。如果我们只关注这些,就无法达成任何共识。
我们对未来的了解远高出自己所想,只需知道往何处看。如同福爵公司抗议的员工一样,我们常被世事难料所吓倒。但愈关注不确定性、不为人所知的事物,就愈无法采取有效行动。
根据确定性制定出来的策略,风险低,报酬高。掌握清晰可见的硬趋势,看到可以操控的软趋势,采取适当行动,你的事业不仅能全身而退,未来几年甚至还能繁荣发展。 空想无法解决问题,抓住确定性才是良方。
我们常常自我设限,把重点放在不知道、做不到的事情上。应该养成从确定性开始的习惯,列出已经知道也能办到的事情。别将自己困在“做不到”的牢笼中。每当遇到不能确定的事,先搁在一边,专注于你能确定的事情。
- 检查生活和工作,把属于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列出来。
- 列出影响生活的线性变化。
- 检查你所从事的行业,把所有硬趋势列出来,这样就知道有哪些确定会发生。将不确定是否为硬趋势的项目剔除。
- 检查你所从事的行业,把所有软趋势列出来,这样就知道有哪些是你能改变或影响的。
- 不要被未知数所蒙蔽,自问:“我确定的事情有什么?有哪些事物是我确定几周后、几个月后、几年之后一定会发生的?我如何发挥创意,运用这些确定性?”
- 建立在确定性之上的商业计划风险小。你的商业计划运用了确定性吗?
- 找出一定会发生的与可能会发生的过程,请你公司的同事、合作伙伴甚至客户给予意见。得出结果后,采取行动,共创未来。
- 质疑自己的假设。列出清单,检查各个现象是硬趋势还是软趋势,是确定性还是可能性。
洞察先机
我家附近有条铁路穿过,旁边的木头标志上写了三个字,你可能曾经见到过:“停、看、听。”
- 停:放下手边的问题,下决心固定拨出时间自我训练,成为洞察先机的人。如果你在企业工作,就下定决心把你的企业经营成洞察先机的公司。
- 看:预测一下未来。自问:“我会面临什么问题?”有哪些问题今天没有,但未来三个月、六个月后会冒出来?哪些问题一年后、三年后,乃至十年后会出现?这些问题是你要解决的。不要只解决当下的问题。想要比别人领先一步,除了在今天解决明天的问题以外,别无他法。
- 听:倾听直觉告诉你的未来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线索也许在你看向未来的视线之外。随着你越来越懂得预测未来,灵感般的远见力越来越强,就能听到更多线索。假以时日,甚至会达到答案有求必应的境界。
要清楚勾勒出未来生活蓝图,不妨看看汇聚成巨浪的那几条水流。科技进步的硬趋势有八个路径,每个又自成一股硬趋势。科技进步的八大路径:
- 去物质化(dematerialization)
- 虚拟化(virtualization)
- 移动化(mobility)
- 产品智能化(product intelligence)
- 网络化(networking)
- 互动化(interactivity)
- 全球化(globalization)
- 汇聚化(convergence)
先发制人,指预测未来发生的事,防微杜渐。让我们从内到外主动改变,而不是被强制从外面改变。
- 下定决心成为一个洞察先机的人,懂得如何管理机遇。
- 如果你在公司或其他组织工作,就下决心使你的组织成为一个洞察先机的组织,把握洞察未来所带来的机会。
- 问问自己:“什么是我将要遇到的问题?什么问题是公司将面临的问题。我在未来几周、几月、几年后会遇到什么问题?我的客户会有什么问题?我的另一半、孩子、朋友会有什么问题?”不要等待这些问题发生,要发挥创意先行解决。
- 另外也应该自问:“我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后想要的生活是怎样的?要通过哪些步骤才能达到?”
迄今为止,万维网已历经两次基本迭代。第一代发生在 90 年代末,表现为网络只能用平面、一维的方式显示用关键字搜索到的信息。基本上它是人类与计算机的交互,但这种情况很快就发生了改变。谷歌目前打算将世界上所有的书籍数字化,并使这些数字化书籍能通过搜索进行访问,这是 Web 1.0 的高级形式。
互联网的第二代:Web 2.0,最大特点是用户到用户这一维度的内容共享。对等网络被 Napster 公司应用于向大众提供音乐文件共享。从那时起,我们看到世界各地热情的业余爱好者共同努力,分类、发布、贡献海量内容,造就了集体百科全书——维基百科。思想共享工具如博客、Twitter,个性共享网站如 MySpace 和 Facebook,照片分享网站如 Flickr,以及视频共享网站如 YouTube,是 Web 2.0 时代内容共享的例子,它们引发了社交网络的概念。
Web 2.0 创造了迥异于 Web 1.0 的全新体验,但是这一切也将成为过去。Web 2.0 已经成为旧闻,未来是属于 Web 3.0 的。Web 3.0 的特点是它将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环境。在这个新的互联网结构中,你不是使用网络,而是进入了网络。早期互联网体验的本质是信息搜索和检索,Web 2.0 则全部是关于互动和沟通,Web 3.0 的主要重点将是沉浸和多维体验。
变化意味着做同样的事情,只是与别人不同。变革意味着做完全不同的事。变化不再是灵丹妙药。无论我们在什么领域,都需要变革,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每个专业、事业、企业或组织,未来几年势必都会发生戏剧性的质变,被彻底改造。
- 回顾第 2 章技术进步的八个路径,问问自己:“这些变革将如何影响我的生意?我的生活?我该如何应用这些变革,给我的生活和事业带来创新?”
- 问问自己:“三大数字化油门对我的生活、事业和客户有什么影响?”
- 以能源、农业、医疗保健以及网络(未来的 3D 虚拟环境和超级智能代理)为例,问问自己:“怎样才能让自己所在的领域和企业在未来几年成功变革?”
- “知道兼容并包原则的重要性之后,怎样找到新的创造性方式在这个行业整合新老技术,以产生更好的结果?”
- “怎样把握老客户和潜在客户尚未发觉的需求?”
- 起草战略,就销售、营销、沟通、协作和创新进行变革。
- 纵观所有这些问题,发现可能性,请记住这一点:你不去做的,别人就会做。
跳出你面临的问题
棘手的问题很容易成为看似无法绕过的庞大路障。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拖延和裹足不前。要解开我们最大的问题,关键要认识到这些问题通常并不是我们真正面临的问题。跳过这些问题,而不是试图去解决它们,让头脑自由地探索,思考真正的问题。
- 本章开头询问大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当你阅读这段内容的时候,是否领悟了要跳过问题的观点
- 不要停滞不前,要向前迈进。你无法看到真正的问题,往往是因为你被自认为的问题所蒙蔽。忘掉你认为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一旦你忘掉这些自以为是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将浮出表面。
- 像剥洋葱一样思考。把你的问题想象成洋葱的表皮,列出问题的组成部分,一层一层地剥离。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这是一个问题?”当你找到一个问题,要反问自己“为什么这是一个问题?”最终你会发现自己真正的问题,这个过程往往比你想象的更快。
- 每一次只专注一个问题。有时问题看似复杂,许多环节都很棘手。不要试图去解决所有事情。继续剥洋葱,直到你找到可以解决的问题为止。
- 向科技寻求帮助。今天的技术提供了解决很多问题的丰富选项。贵公司能不能找到一个很好的打字员,试试听写软件怎么样?产品或服务需要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想法,试试网上调查呢?看看你的客户想要什么。想好需要做什么,然后找到合适的技术工具来解决。
- 不要妄下判断。先入为主的判断和下意识的评估,无论它们表面看起来多么合理,往往掩盖了真知灼见。
- 跳到终点线。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解决方案,效果各异。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一些路完全没有障碍。问问自己能否跳过全部的问题。这让你解放思维、超越障碍。而这通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 在你的领域有什么遗留系统?问问你自己:“是否现在就应该明智放手,放弃旧的事物,跳到未来?”
- 检查每个现行策略,问问自己:“这个战略遵循了稀缺的原则,还是基于丰饶的原则?”
反其道而行
数字时代的转变
- 慢→快
- 静态→动态
- 稳定→变动
- 保持原貌→变革
- 慢慢适应→提前先行
- 机械工具→智能工具
- 物质经济→非物质经济
- 稀缺→丰饶
- 孤立→集合
- 竞争→协作
正如我们在上一章所提到的,从基于物质(物质资源)的经济转变为基于知识(非物质资源)的经济,颠覆了财富的性质和成功的本质。这是因为一个简单道理:当你与别人分享物质资源,会消耗你自己的物品;但是当你分享知识,它却增加了一个共享的资源,形成了规模效应
触发远见力有个很有效的办法:看看人们关注的方向,然后向相反的方向寻找。关注没有人关注的领域,能使你看到没有人注意到的机遇,也就能做到没有人做过的事。
- 列出你的竞争对手正在做的所有事,逐一检视,自问,我怎样反其道而行才能抢占先机?
- 你所在行业的主流思想是什么?反向思考,寻找机会。
- 将目标细分,审视各部分,问自己: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将其中的一个步骤、一个部分或一个因素反其道而行来取得优势?
- 列出你所在的领域里所有人都在从事的关键要素或步骤,逐一检查是否有创新的方式,有没有办法做与其他人完全相反的事?
- 未来总是赢家。要知道,墨守成规肯定很快会变得过时。走没人走过的路,才可能赢。只要有可能,必将会实现,你不做的别人就会去做。
- 合作能创造更大的蛋糕。看看你现在的工作,问问自己:有没有方法可以与其他人合作,让工作更有效果?
重新定义和再创造
涉及竞争激烈的环境,有两件事可以肯定:(1)现在比一年前竞争更加激烈;(2)明天竞争比现在更激烈。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中生存?答案是:不去竞争。
旧的原则是其他人在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有样学样,只要你能做到更便宜或更好。价格和质量是竞争的两大要素。但是在变化速度垂直上升的世界,这个概念已经过时。随着变化速度加快,压力增大,人们自然而然把重点放在竞争上。但这样做是一个灾难。陷入徒劳且永无止境的追赶游戏中,只能分散注意力,使我们忘记寻找未来的确定性。
竞争是稀缺思维,新世纪的企业组织根本不屑于竞争。相反,它们跨越了竞争,重新定义经营业务的每一个环节。
基于眼前已经发生的变化对事业进行再创造,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有力的战略,但如今再创造已成为当务之急。再创造不同于添加或改变某些功能。一旦事情被再创造,它就永远回不到从前了。
- 忽略竞争,相反要跳过竞争,重新定义关于企业的一切。
- 持续地去商品化。寻求创造性的方式,使平凡变成卓越,化平凡为非凡。
- 旧瓶装新酒也是再创造。回忆重症监护护士是如何使用企业淘汰的寻呼机的?寻找新的方法来创造性地利用现有的技术,重点不在于工具,而是你如何使用它。
重塑自己,因为这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如果我们要在技术驱动的变革时期茁壮成长,当务之急是要重塑自己。
- 寻找你的核心优势。一旦你开始围绕自己的天分重塑自己,并调整自己的才华来支持你的天分,你就能找到让自己不断精益求精的事业。
- 勇于与众不同。不仅要花时间去研究你做了什么,还要研究你怎么做。问问自己:“我是模仿还是创新?”你该怎样把业务和自己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看对手正在做什么,然后另辟蹊径。
主导未来
未来愿景决定未来。我们持有的未来愿景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进而决定我们的成果。未来愿景就是一切,这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但我们很少这样去考虑未来愿景,甚至很难用词汇来谈论它。
1997 年,新加坡总理吴作栋(Goh Chok Tong)宣布了一项全国学校系统愿景,确定的口号是“思想型学校,学习型国家”。据新加坡教育部的表述:
- 在此愿景下,举国上下重视思考,国民有能力应对未来挑战,教育系统符合 21 世纪的需要。
- 思想型学校是学习机构,它将不断挑战既有假设,通过参与、创造和创新寻求更好的做事方法。思想型学校是思想型学生和成人的摇篮,即使学生离开学校,学习精神也常伴左右。
- 学习型国家的愿景是:构建国家文化和社会环境,促进国民终身学习。新加坡人不断学习的能力,既有助于职业发展和个人致富,也将决定我们对变化的集体宽容。
有一件事我是绝对相信的,未来是人际关系当道的世界,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基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