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用数据思考,避免情绪化决策

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应该就像健康饮食和持续锻炼一样,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接受这种思维方式,你将能够改掉原来过度情绪化的世界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世界观。


更新历史

  • 2022.11.28:完成初稿

读后感

真正颠覆思维习惯的一本书,我的认知居然与现实世界有这么大的偏差,要警惕!强烈推荐,值得每个人看看

读书笔记

这么多年来,我所面对的问题,其实是一个有关知识升级的问题。不只是我那些学习全球健康专业的学生,还包括在过去多年间其他做过我的测试的人,他们都是有知识的,只不过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是过时的,而且是几十年前很过时的知识。他们的世界观停留在几十年前——他们的学生时代。

我年复一年地在世界各地推广实事求是的世界观,我也日复一日地见到人们无视面前铁一样的事实而坚持自己错误的观念。我多年来一直在研究为什么如此多的人,下至普通大 众,上至精英人群,在回答关于世界基本事实的问题的时候,得分还不如靠胡蒙乱猜的大猩猩高。

我希望本书能够改变人们的一些思维方式,使得他们不要受到非理性恐惧的困扰,并且能够重新把他们的能量投入建设性的行为中去

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应该就像健康饮食和持续锻炼一样,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接受这种思维方式,你将能够改掉原来过度情绪化的世界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你将会拥有一颗开放的心灵,去正确理解这个世界。你将会做出更好的决定,对真正的危险和可能性保持敏锐,并且不再会为一些实际上无关紧要的事情而紧张。

第一章 一分为二

人们似乎总是喜欢把事物一分为二为两个类别,而这两个类别又是互相对立、互相矛盾的,并且这两个类别之间存在着一道巨大的鸿 沟。我们也会探讨,正是这种一分为二的本能,促使我们把世界和人群都分成两个不同的类别:富有的和贫穷的。

低收入国家的生活水平,实际上远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差。而且只有很少数的人生活在这些低收入国家。那种把世界一分为二的观念,那种认为全世界大多数人口都过着贫穷而悲惨的生活的观 念,是一种错觉。是彻头彻尾的误解。

究竟为什么,这种一分为二的观念,这种把世界分为富国和穷国的观念如此难以改变呢?

我认为这是因为人类有一种很强烈的、情绪化的本能。这种本能促使人们习惯于把事情一分为二:好的和坏的,英雄和恶棍,我所在的国家和其他国家。把世界一分为二是简单、直观而且情绪化的方法。因为这种一分为二的方法,暗示了矛盾冲突。所以我们总是不假思索地采用这种方法。

这种一分为二的本能会误导我们,把平滑过渡当作两极分化,把和而不同当作分道扬镳,把求同存异当作矛盾对立。这是我们所介绍的第一个错误的本能,因为它是如此普遍,而且根本性地误导了我们对数据的理解。

当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你要提高警觉,有人可能会告诉你(或者你自己认为)存在一个巨大的差距,并触发你一分为二的本能。这三种情况分别是:只比较平均数、只比较极端情况和只俯视不仰视。

对你而言,要想建立一种实事求是的世界观,最大的挑战就是认识到你自己绝大多数的第一手经验是来自第四级以上的生活,而几乎所有的二手经验则经过了大众媒体过滤,大众媒体基本上只会关心那些极端的案例,却并不真正反映现实。

  • 要想有效地控制我们一分为二的错误本能,我们就要坚持寻找绝大多数。
  • 我们要注意只比较平均数的做法。平均数之外,我们还要注意数据的实际分布。如果两组数据的分布出现了重叠,那么有可能两组之间的鸿沟并不存在。

第二章 负面思维

之所以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个世界正在变得更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负面思维的本能。我们总是更容易注意到坏的事情,而不是好的事情。这种负面思维的本能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们对过去错误的记忆;第二,媒体和社会活动家对于负面新闻的选择性报道;第三,我们总是觉得,只要有坏的事情发生,就不应该认为世界是在变好。

当人们错误地相信我们没有获得什么进步的时候,他们将会做出错误的结论,我们现在做的一切都不起作用,而且会因此对实际有效的措施也丧失信心。我遇到了太多这样的人,他们告诉我他们对人性彻底失去了希望;或者他们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成为激进分子,支持一些破坏生产力的极端手段,而无视现在我们采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来就是很有效的。

事情,可以是不好的,但同时也在变得更好。不好和更好可以是同时存在的。这才是我们思考这个世界的正确方式。

请记住媒体和社会活动家们都依赖夸张的事情来吸引你的注意。请记住负面的故事比中性的或者正面的故事更有戏剧性。请记住,要在一个长期持续进步的大背景下,吹毛求疵地找出一个短暂的低谷,并基于此讲述一个危机的故事,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请记住,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广泛连接并且透明的世界中,关于不幸事件的报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得多。

更好和不好。我们要学会区分状态和趋势,要认识到事情可以同时是不好的,但也是在变得更好的。

  • 好消息不是新闻。好消息是很少得到报道的,因此我们总是听到坏消息。所以当你听到坏消息的时候,可以问一下自己是否我们没有听到好的消息。· 循序渐进的进步不是新闻。当一件事情在持续变好,但当中产生了一些小的低谷的时候,通常你只会注意到低谷,而不是整体的趋势。
  • 更多的坏消息并不意味着更多的坏事情。我们能够听到更多的坏消息,有时仅仅是因为我们对坏事情的关注度和监控能力提高了,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在变得更坏。
  • 警惕过分美化的历史。人们经常会刻意地美化自己的历史,而国家也经常会刻意地美化自己的历史。

第三章 直线思维

在几十亿人口脱离贫困的过程中,他们决定生育更少的孩子。他们不需要那么多孩子来作为儿童劳动力在家庭农场工作,他们也不再需要生那么多孩子来对冲儿童夭折的风险。父母们都得到了教育,希望养育更少的孩子,但是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教育。事实上我们要感谢现代避孕手段的存在,它使得父母们可以在不牺牲性生活的前提下,生育更少的孩子。

所以未来人口的增长并不是由于更多的新生儿童,也不是因为人类寿命的延长(事实上,联合国专家预测,到2100年世界的平均预期寿命将会再增长11岁,这将会增加10亿老年人,使得全世界人口达到110 亿),而是由于今天的儿童成长为成年人,在上面的图表中,“填充”成为新增的30亿成年人。这种“填充效应”就会在下面的45年中发生,并且在45年之后停止。

拯救贫困儿童会使得世界人口一直持续增长”这种说法看似正确,实则是错误的。恰恰是生活在极度贫困状态中的人们才使得世界人口持续增长。他们中的每一代人都持续生育更多的孩子。控制人口增长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把人们从极度贫困状态中拯救出来,使他们得到更好的生活,包括基本的教育和避孕手段。一旦脱离了极度贫困状态,世界上的父母毫无例外都选择了生育更少的孩子。这种转变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在发生,而且毫无例外地,都伴随着儿童死亡率的下降。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人们从极度贫困状态中拯救出来。在当今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遭受苦难,我不认为应该为现在还未出生的未来的人而牺牲今天人们的利益。但是当我们讨论儿童死亡率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在未来和现在之间、在理智和良心之间做出选择。因为本质是一样的,只要我们降低儿童的死亡率,我们就能使全人类受益,使今天和未来的人们全都受益。

控制直线思维本能的最佳方式,就是每当我们看到一条直线的时 候,我们就应当想到事物的演变有多种方式,不一定是按照直线发展的。

不要做直线假设。有很多事物的发展并不遵循直线规律,而是遵循S形曲线、滑梯曲线、驼峰曲线或者倍增曲线的规律。

第四章 恐惧本能

理性思考永远是困难的,尤其当我们恐惧的时候。当我们的思想被恐惧填满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没有空间来思索事实了。

必须等到危机过去之后,再思考事实和宏观趋势。那时我们必须重新建立实事求是的世界观,我们必须冷静下来并且对数字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在未来更好地利用我们的资源,防止更多的伤害。我们不能被恐惧驱使着采取行动。由于有国际协作的存在,我们最恐惧的那些危险, 往往是不能对我们造成多大伤害的。

可怕的世界:恐惧vs.现实。我们感受到的世界,比真实 的世界更可怕,这是因为我们注意到的信息都是被媒体精心选择过滤过的,而媒体刻意选择那些吓人的信息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 风险=危险程度×发生的可能性。你面临的真实风险,并 不取决于它看起来多么吓人,而在于两个因素:危险的程度和发生的概率。
  • 在采取行动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当你在恐惧中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所以不要在恐惧中做决 定。

第五章 规模错觉

当我们过度地把精力集中在可见的局部而忽略了不可见的整体的时候,我们就会错误地把资源投入一小部分问题上面,从而只能拯救一小部分人的生命。这一原则适用于所有资源紧缺的情况。面对拯救生命的问题,我们很难来讨论资源的分配,因为这样会让人觉得我们冷酷无情。但只要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就需要开动大脑,找到使得我们的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的方式。这才是真正的同情心。

人们总是容易注意局部而忽略整体。这是我们的本能之一。我们总是会注意到一个单一的数字而误判它的重要性。

要想避免对事物重要性的误判,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只看单一数 字。永远不要认为单个数字本身就有很大的意义。当你看到一个数字的时候,你应该马上想到用它和其他的数字做对比。

尤其对那些看起来很大的数字,我们总会很自然地认为,这么大的数字怎么会不重要呢?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做对比。

人们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但幸运的是有一些简单的解决方法。每当我要把很多数据放在一起做比较,并找出其中最重要的数字的时候,我就采用最简单的方法。我会找出其中最大的数字。

要想控制规模错觉,我们就要关注比例。

对比。大的数字总是看起来很大,而单一数字很容易误导我们。当我们看到一个单一数字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做对比,或者做除法,得到某种比例。

  • 二八原则。如果你得到了一个长长的清单,就应该先排 序,然后找到最大的几项并且做深入分析。通常这几项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其他所有项目加在一起的重要性。
  • 比例。数字和比例有可能代表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尤其当我们在不同大小的组别之间做对比的时候,比例总是更有意义。具体来讲,我们在对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的时候,应该更加关注人均数字。

第六章 以偏概全

要想控制住我们的以偏概全的本能,我们要经常质疑自己的分类方法。

  • 在同一类别中寻找不同。特别是当一个类别非常巨大的时候,我们应该试图找到有效的办法来将其分得更小、更准确。
  • 在不同类别中寻找相同。如果你发现不同的类别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相似性,那么要考虑,你的分类方法有可能是不正确的。
  • 在不同类别中寻找不同。不要假设在一个类别中适用的规则可以在其他类别中同样适用。比如收入水平第四级的人不要假设其他级别的人也适用同样的生活规则。再比如失去意识的士兵和沉睡中的婴儿是不同的。
  • 注意大多数。大多数仅仅意味着超过一半,我们应当具体区分,大多数究竟意味着51%还是99%。
  • 注意极端案例。活灵活现的图片往往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它们有可能只代表着极端案例,而不是普遍现象。
  • 不要假设别人是傻瓜。当你发现一些奇怪现象的时候,请保持好奇心和谦卑之心,去探究这现象背后的道理。

第七章 命中注定

所谓命中注定本能,就是我们认为一些事物内在的属性将决定其命运,无论是人民、国家、宗教还是文化。这种思想认为所有的落后都是他们的内在本质造成的,而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要想控制命中注定的本能,就要注意不要忽视微小的改变。不要轻易忽略每年的变化,尽管这个变化可能仅有百分之一。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是要认识到很多事情(比如人民、国家、宗教和文化)看起来似乎保持不变,仅仅是因为改变发生得非常缓慢,并且要记住聚沙成塔。

要想控制命中注定的本能,就要记住缓慢的改变也仍然是改变。

  • 注意追踪持续的提高。每年小的改变可以在几十年后积累成巨大的改变。
  • 更新你的知识。有些知识很快就会变得过时,技术、国家、社会文化和宗教都在持续的改变当中。
  • 与老年人对话。如果你想弄清楚价值观是如何改变的,请想一想你的祖父母们的价值观和你的价值观有什么不同。
  • 收集文化改变的案例。找到反面的案例来挑战那种认为文化一成不变的说法。

第八章 单一视角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是要认识到单一视角会限制你的想象力。并且时刻牢记获取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问题, 得到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要想控制单一视角的本能,必须有一个工具箱,而不仅仅是一把锤子。

  • 检查你的想法。不要仅仅专注于那些能够证明你的想法的正确案例,而要多与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讨论。发现自己想法的不足之处。
  • 有限的经验。不要认为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有什么真知灼见。对自己未知的领域要保持谦逊。同时也要注意到专家也有他们的局限性。
  • 锤子和钉子。当你会熟练地使用某一种工具的时候,你总会尽可能多地使用它。等你花了太多的时间专注于分析某一个问题的时候,有可能会夸大这个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的重要性。请牢记,没有任何一个工具是万能的。如果你总是习惯于使用锤子的话,那么请多和那些习惯使用改锥、扳手和卷尺的人打交道。多听听来自不同领域的人的意见。
  • 关注数字,但不仅仅关注数字。没有数字,我们无法理解世界,但是仅有数字,我们仍然无法理解世界。请专注于发现数字背后的真实世界。
  • 当心简单的想法和简单的解决方案。人类历史上从来就不缺乏充满了乌托邦式的简单想法的空想家,而最终他们都带来了可怕的结果。我们应当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学会兼收并蓄以及妥协。我们应当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

第九章 归咎他人

当坏事情发生的时候,人们总是试图找到一个清晰而简单的理由去责怪其他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归咎于人的本能。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是当人们开始找替罪羊的时候,你应该认识到这是错误的,并且能够记起,简单地归咎他人只会使你把握不住问题的真正要点,并且无法集中注意力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要想控制归咎他人的本能,你应该停止寻找替罪羊。

  • 寻找原因,而不是寻找坏人。当坏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要试图去责怪任何个人或群体。首先接受没有人刻意为之这个事实。然后努力去理解这一事情发生背后的系统性原因。
  • 寻找系统,而不是寻找英雄。当有人号称自己做了什么伟大的业绩的时候,问问自己,如果没有这个人,是否这件事情仍然可以发生?通常是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使得好的事情发生了。

第十章 情急生乱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认识到当你感觉必须做一个紧急的决定的时候,牢牢地记住,事实上绝大多数情况并不是真的紧急。

要想控制情急生乱的本能,你需要做到循序渐进。

  • 深呼吸。当你情急生乱的本能被唤醒的时候,你的其他本能也会被激活,而你大脑的分析能力则停止工作了。请给你自己一点时间和更多的信息。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并不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后仍然会有机会。事实也通常不是非黑即白的。
  • 坚持了解基础数据。如果一件事是紧急且很重要的,那么我们必须对它进行持续观测。请警惕那些虽然相关但并不准确的数据,或者那些虽然准确但实际并不相关的数据。只有相关且准确的数据才真正有用。
  • 警惕那些带有偏见的预言家。任何关于未来的预测都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所有的预测都必须考虑到未来的不确定性。你应当坚持对预测有一个全面的、包含多种情形分析的了解。永远不要只看最佳或最差情形。并且要用这种预测和历史上发生的事实相对比,来检查这种预测方法的准确度。
  • 小心过激的行动。尽可能了解激烈行动的后果和副作用。了解这一行动的理论依据。应当稳扎稳打地取得现实的进步, 并且在过程中持续观测实施效果。通常循序渐进的方案,总会优于大刀阔斧的行动。

第十一章 实践中的实事求是

客观思维和这些技能可以保护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不成为无知的一代。

  • 我们应当教育我们的孩子,世界上有不同的国家,生活在不同的收入和健康水平。而大多数人生活在中等水平。
  • 我们应当教育他们,去了解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在全球中的地位,并且让他们知道,这一切的发展变化过程。
  • 我们应当教育他们自己的国家是如何不断进步、提高收入水平的。并且教会他们使用这样的知识,去理解其他国家现在的生活水平。
  • 我们应当教育他们,人们正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而大多数事情都在变得更好。
  • 我们应当告诉他们,历史上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从而使他们不要错误地认为我们没有取得进步。
  • 我们应当教育他们同时认识到两个事实:世界上确实有坏事在发生,但是也有很多事情在变好。
  • 我们应当教育他们生搬硬套地从文化和宗教的角度来理解世界是毫无用处的。
  • 我们应当教育他们如何解读新闻并且认识到其中夸大其词的成分,这样他们才不会变得焦虑或绝望。
  • 我们应当告诉他们,人们如何利用数字误导别人。
  • 我们应当教育他们,这个世界是处在持续变化中的,他们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世界观。

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教育我们的孩子保持谦卑和好奇心。